核力同行·言啟新程
——廣西幼師初等教育學院開展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為持續深化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組織大學生深入鄉村開展中小學支教、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弘揚“兩彈一星”精神,7月5日至11日,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初等教育學院追“鋒”青年志願服務隊走進平果市易地搬遷社區——新安鎮吉祥社區和馬頭鎮如意社區,開展“核力同行·言啟新程”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精心籌備,夯實活動基礎
在學校和學院團委指導下,追“鋒”青年志願服務隊入選2025年全國大學生“兩彈一星”精神志願宣講團和“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協同團隊。學院黨委領導政治引領、前瞻部署,召開行前動員大會暨專題培訓會,實現安全教育、實踐技能、文化素養全面提升,為活動筑牢根基。
志願者們參觀平果市吉祥社區感恩館。廣西幼師供圖
學史力行,調研明確振興方向
服務隊深入吉祥、如意社區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專題調研。志願者們參觀社區感恩館感受脫貧成就,訪談社區黨委書記了解基層治理,採用“問卷+訪談+觀察”三位一體調研法,走訪6戶脫貧家庭、12家小微企業,收集100份有效問卷,覆蓋150人次群眾。
調研發現,在“十四五”規劃推動下,當地教育硬件改善,但普通話普及率與教學需求有差距,部分留守兒童學業輔導資源短缺。團隊據此設計“語言訓練+心靈陪伴”融合課程,建立長效結對機制,詮釋新時代青年責任擔當。
志願者們入戶開展調研。廣西幼師供圖
童語同音,推普搭建振興橋梁
服務隊發揮12名不同專業志願者優勢,開展“語言+文化+實踐”多維推普活動。
在書法課堂,志願者指導孩子們書寫規范漢字,融合家國情懷教育﹔在“我是普通話小達人”活動,融入56個民族文化元素,通過趣味游戲傳遞民族團結理念﹔在繪本共讀課程中,帶領孩子們朗讀《我的家鄉十八洞》,感受鄉村振興變化﹔“我是普通話宣傳員”實踐活動,引導孩子們用普通話與村民交流,提升村民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認同度,增強孩子們社會參與感。團隊累計服務660余人次,踐行辦學理念,貢獻青春力量。
星火傳承,宣講激發鄉村活力
服務隊精心設計“‘兩彈一星’精神”“生活中的核輻射”“黨領導下的中國核工業”等科普課程,通過互動教學、實驗演示普及核能科學知識。結合“北山‘萬年級’工程”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激發鄉村學子科技報國志向。團隊對接高校智力資源與鄉村科普需求,拓寬鄉村青少年科學視野,注入科技動能,展現服務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責任擔當。
青春使命,續寫鄉村振興新篇
在此次“核力同行·言啟新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追“鋒”青年志願服務隊以實際行動踐行青春使命,將“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薪火播撒在鄉村青少年心田,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助力鄉村文化振興。隊員們深入社區、扎根基層,在支教與宣講中傳遞科學報國的理想信念,在推普與走訪中架起城鄉協同發展的橋梁。(陽楠、劉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