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論証明思路 深耕細研啟新程
《以問題為導向的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的實踐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會在南職院舉行

課題開題報告會現場。
初春暖意濃,闊步踏新程。3月16日,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以問題為導向的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的實踐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研究會在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學院舉行。
課題負責人、廣西重點工作坊主持人、廣西特級教師、南寧市青秀區教育局教研員廖丹萍主持會議,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學院副院長伍淑君、人文教育學院副院長何紅梅、職業發展研究院編審藍磊斌和課題組成員、廖丹萍特級教師工作坊成員、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代表等共25人參會。
會議伊始,課題管理部門成員何紅梅宣讀課題立項通知,對“課題研究時間”“預期研究成果”“研究過程管理”等方面進行重點強調。
緊接著,課題組成員、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幼兒園科研主任蔣雅萍,圍繞“問題提出”“文獻探討”“研究設計”“預期成果”“研究進度”五個內容進行開題報告。其翔實具體的說明、有理有據的發言、自信從容的風范獲得參會人員的高度認可。
隨后,參會專家對課題研究的意義、價值以及本次報告的規范、嚴謹性給予一致的肯定,同時對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評議指導。
何紅梅認為:“課題研究要對標2021-2025年學前教育發展重點,細化研究的目標指向,以確定具體實施對象為前提,進行園本課程的構建體系的梳理,做‘導向、輻射、作用’的有益補充,以此更好地滿足群眾‘幼有所育’的期盼。”
藍磊斌認為:“課題研究以廣西為例的同時,也要融入外省經驗,從更寬廣的層面關注幼兒園問題導向班本課程的建構。其次,要注意文獻綜述的學理性、邏輯性,多讀好文章,多思研究點,進一步明晰本研究的視角。另外,課題研究應具備結果導向的實施思路,邊研究邊總結邊凝練成果,關注‘發表周期’‘目標期刊’‘投稿內容”等要素。”
而后,參會成員就“研究基礎”“實踐經驗”“研究方法”“主題方向”“實施案例”“案例撰寫”等內容展開討論。
參加課題開題報告會的領導嘉賓合影。
課題組負責人廖丹萍表示,“前期,課題團隊十分重視以問題導向的班本課程研究,不斷探索課程建構的實踐,也對課程內容框架進行仔細甄別、科學優化。在各位專家的引領下,聚集理論、實踐層面不同學者、名園長的力量,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對以問題為導向的班本課程建構的實踐研究,關注‘如何引發幼兒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怎樣在課程中促進幼兒五大領域能力的發展’及‘如何協調課程中教學與游戲的關系’等問題解決的實踐路徑,更好發展高質量課程支持幼兒的自主學習、深度學習。”
此次開題報告會使課題組成員對課題研究的方向、內容和思路有了更清晰、准確的認知。一直以來,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團隊在以廖丹萍為首的“名師+名園長”工作室的帶領下,積極開展多樣式的科研活動,老師們在科研方面也得到了不斷提升,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多領域多維度的學前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會不斷涌現,為南職職教升本增添異彩。
莫菲、蔣雅萍、謝艷妮、張瑩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