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廣西浦北:輕紡產業“織”出鄉村振興夢

2023年03月17日07:2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3月16日,欽州市浦北縣2023年“勞動技能大比拼 鄉村振興巾幗能”農村婦女勞動技能競賽活動在該縣北通鎮那新村振興車間火熱舉行。比賽現場,賽手們聚精會神、穿針引線、點畫量尺,靈巧的雙手、嫻熟的操作盡顯新時代鄉村“巧婦”魅力,裁剪機的切割聲、縫紉機的運轉聲、鄉親們的鼓掌聲,匯成了一首激情澎湃的鄉村振興“交響曲”。

“勞動技能大比拼 鄉村振興巾幗能”農村婦女勞動技能競賽活動。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勞動技能大比拼 鄉村振興巾幗能”農村婦女勞動技能競賽活動。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讓產業回鄉”

“產業興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才有保障,鄉村振興才更有后勁。”北通鎮黨委書記溫國霖介紹,“北通鎮輕紡產業起於20世紀90年代,有著悠久的傳統、豐富的人才資源,群眾到廣東中山服裝紡織業就業人員達2.5萬余人,在鎮內紡織業、編織業就業人員達4000余人。”

“勞動技能大比拼 鄉村振興巾幗能”農村婦女勞動技能競賽活動。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勞動技能大比拼 鄉村振興巾幗能”農村婦女勞動技能競賽活動。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北通鎮以加快鄉村產業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打造了養生養老、石祖禪茶生態旅游、富斗田等鄉村旅游示范區。“家鄉的發展很好,回到家鄉創業、就業有搞頭。”返鄉創業女老板黃春梅從廣東中山回來后,就在北通鎮陸續創辦制衣廠5家,帶動263名群眾就業。與此同時,北通鎮黨委、政府緊抓紡織業、編織業的資源優勢和發展勢頭,積極吸納鄉賢能人返鄉創辦輕紡企業50余間,年產值達2.6億元,建設鄉村振興產業車間12間,帶動35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務工,為群眾年均增收4萬余元,通過產業帶動就業,鄉村振興后勁十足。

“讓媽媽回家”

每天天剛蒙蒙亮,北通鎮旱田村脫貧戶林錦秀就起床為三個孩子准備早餐,孩子們吃完早餐,她便打開縫紉機,開始一天的工作。“以前每逢春節過后都要面對和孩子離別的痛苦,我現在就在離孩子三米遠的地方做工,很安心。”這些平常又簡單的事情,讓返鄉就業的林錦秀感覺特別幸福。

林錦秀在家裡進行服裝加工。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林錦秀在家裡進行服裝加工。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林錦秀照顧三個孩子不方便到廠裡上班,北通鎮旱田村尚杰服飾有限公司老板符慶祖就把機器搬到她家裡來,讓她“顧家、上班”兩不誤,像林錦秀這樣“把生產搬到家裡”的工人,符慶祖的制衣廠就有8人。據了解,符慶祖為了實現工人“十五分鐘回到家”,在鎮裡創辦了4間制衣廠,讓250多名群眾就近就業。

北通鎮紡織、編織產品展示。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北通鎮紡織、編織產品展示。浦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紡織產業,北通鎮現有編織加工企業3個,出產的特色提籃、簸箕、箢箕等產品工藝精湛、物美價廉,深受消費者喜愛,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年產值達5千萬元。其中林昌工藝編制廠對原料扶持資金達100萬元,基地面積達1000多畝,實現產值1500萬元,銷售收入1380萬元,上繳稅金16萬元,創匯30萬美元。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能人返鄉創業、在外務工人員將愛帶回家,北通鎮黨委、政府通過“強村帶弱村”“能人做產業”“村企共發展”等有效措施,為返鄉人員創造條件,讓返鄉群眾留下來,富起來,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黃廷國 黃子婧)

(責編:黃子婧、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