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樂業視窗

樂業縣邏沙鄉: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

2022年11月02日12:51 |
小字號

百色市樂業縣邏沙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建設項目位於邏沙鄉仁龍村沙壩和文化廣場兩個點,離縣城22公裡,項目總佔地面積23畝,規劃建房8棟99套,共安置“十三五”期間邏沙鄉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戶99戶445人。

近年來,邏沙鄉黨委、政府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提高群眾的幸福感、歸屬感,真正實現安居樂業。

聚焦重點產業發展,做足增收大文章。發展特色產業,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最有效措施,能夠持續性確保穩定收入。邏沙鄉立足資源優勢,聚焦發展特色產業。一是構建桑蠶產業鏈。通過土地流轉的模式,政府統籌規劃、搬遷戶參與種植,讓搬遷戶自主經營。如今,225畝桑葉園覆蓋安置小區99戶貧困戶447名脫貧群眾。同時為了優化產業鏈條,利用安置小區剩余地作為蠶房用地,建設蠶房6間2220平方米,有21戶搬遷群眾自主發展種桑養蠶項目,78戶委托經營管理,解決了種桑養蠶整套完整產業鏈。著重挖掘“桑園”效應,通過政府引進“高產、高質、高效”的種桑養蠶技術,集中培訓種桑養蠶戶,現桑苗長勢良好,每畝每年能產生1萬元左右的收益。二是發展高山特色油茶。在安置點周邊村屯建設脫貧奔康油茶產業園300畝,按照人均1畝的標准,劃分到戶。由於地處海拔高,油茶的品質極優,市場前景很好。目前,通過技術改良,技術培訓、專業人員管理等有力措施,油茶的長勢喜人。

全面拓寬就業渠道,穩住就業基本盤。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強化易地搬遷就業幫扶、增強脫貧人口就業能力、提升脫貧人口創業能力、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穩住就業基本盤。一是開辦幫扶車間,實現家門口就業。在安置小區一樓整合建成一間面積為120平方米的幫扶車間,解決搬遷戶富余勞動力就地就業創業。目前,安置點搬遷戶已有53人到扶貧車間上班,月收入2500元左右。二是就業動態監測,及時化解就業難題。通過幫扶干部入戶走訪,信息員的實時跟進,通過系統及時進行務工收入監測,因戶施策有效解決就業難問題。通過易安綜合服務中心、“數字人社”系統平台發布企業用工崗位,在趕集日舉辦“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就業專項活動,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宣傳工作。同時通過愛心專車“點對點”組織包車護送農民工返崗復工,對帶動就業的幫扶車間、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合法經營主體給予獎補。對於不能外出務工的困難戶及監測戶,及時開發公益性崗位,讓其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居民歸屬感。基礎設施是易安的硬件設施,也是加快搬遷戶融入易安生活的關鍵,增強易安居民的歸屬感、幸福感,必須著力提升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一是精心打造安置區居住環境,完善功能配置。完善小區綠化、硬化、亮化及配套服務功能室建設工程,利用安置房一樓建成“八有”功能設施及“九個中心”,現已挂牌成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就業社保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平價購物中心等,有效激發脫貧戶主動脫貧內生動力。二是用好“唱燈”文化,樹立文明新風尚。邏沙鄉作為“唱燈”文化的發祥地,已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易安中心臨近仁龍村部,仁龍村作為“廣西邏沙唱燈戲文化名村”,通過“唱燈”的形式,積極普及道德規范、移風易俗、平安建設、傳播文明風尚﹔參與文化傳承、鄉村振興建設,易安居民的文化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

邏沙鄉黨委書記陳彥螣強調,完成搬遷建設任務只是第一步,后續扶持是更重要、更艱巨的長期任務,要切實把工作重心全部轉到后續扶持上來,堅決奪取易地扶貧搬遷的最終勝利。(楊介、楊選娜)

來源:樂業縣邏沙鄉政府

(責編:劉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