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提升營商環境 奮力建設“六新”河池

2022年09月30日11:49 |
小字號

2020年以來,河池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奮力建設“六新河池”的重要舉措來抓,對標對表先進地區水平,全力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1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41.97億元,比上年增長7.5%,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1%,在全區排名第五。市場主體總數由2019年末的20.14萬戶增長到2022年上半年的21.92萬戶,增長率8.83%﹔“四上”企業由2019年末的801家增長到2022年上半年的1003家,“規上”企業數突破千家。全市營商環境呈現“升、精、簡、親”四大特點。

“升”,營商便利度穩步提升。

推進招標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積極推廣投標電子保函業務,自2021年6月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廣西·河池)電子保函系統上線以來,河池市大力宣傳和推廣電子保函替代投標保証金業務,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開具電子保函69單,釋放保証金526萬元,電子保函的出函數和釋放保証金額排全區第一。

壓縮工程建設項目報建審批時間,出台《河池市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聯合審查管理辦法(試行)》,全面梳理一般社會投資類項目、政府投資類項目等重大項目辦理流程,辦理環節壓縮至8個環節,一般社會類投資辦理建筑許可時間壓縮至29.5個工作日內,比自治區要求提速5.5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類項目辦理時間壓縮至26個工作日內,排名全區第一,比自治區要求提速14個工作日。

“精”,政策精准推送到位。

持續發出河池退稅減稅降費工作好聲音,推行退稅業務全稅種、全流程網上辦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報退合一”,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分析,對符合稅惠政策的企業“精准推送”,通過電話、短信、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發布政策提醒,分企業、分類型、分規模推進“政策找人”,提高企業所得稅退稅效率。2022年4月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三個月全市共為885戶納稅人辦理留抵退稅6.43億元,三個月的退稅規模超過2019年至2021年三年總額2.72億元的2.36倍多。獲得國家稅務總局王軍局長批示肯定。

“簡”,簡化辦事流程讓群眾少跑路。

企業開辦時間進一步壓縮,整個流程從“3個環節、7個事項、1天辦結”壓縮至“2個環節、7個事項、零成本+0.5個工作日內辦結”,今年1-6月新增市場主體14009戶,其中企業2920戶,新登記企業全程網辦率達到96.6%。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擴大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全區通辦”實施范圍,設立通辦專窗83個。截止6月底,全市實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証、就醫結算備案、社會卡申領、戶口遷移等共計2108項事項的“跨省通辦”,768項“全區通辦”。推進政務服務“預約辦”“免証辦”“就近辦”“網上辦”,截止6月底,全市實現161項現場檢測查驗事項的“預約辦”服務29352次﹔316個自助服務終端共辦理“就近辦”21980件辦件﹔有122項事項實現“免証辦”﹔11849項政務服務行政許可類事項實現“一次不用跑”“網上辦”。

“親”,親商護商打造“暖環境”。

河池法院“1136”工作模式,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制定《河池市法院涉企案件管理規定》等審判流程管理文件,確保涉企案件在立審執結各環節高效銜接運轉,完善繁簡分流工作機制,制定互聯網庭審、調解工作指引,提升小修案件審理質效。全市解決商業糾紛效率大幅提升,解決商業糾紛時長壓縮至84天,排全區第1名。

積極發揮府院聯動機制作用,出台《辦理破產實施方案》,持續完善破產稅務司法協作、市場主體退出、不動產事項等相關配套舉措。推動破產管理人協會的建立和完善,創新聯合執業機制,達到提高審判質效和提升本地管理人業務水平的雙重效果。創新開展企業破產案件處置工作,積極探索庭外重組制度的研究和運用,利用預重整程序縮短重整方案制定和談判磋商時間,提高案件進入破產程序后重整的概率及審理效率。破產清算引入債務和解,使負債近30億瀕臨破產的廣西五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涅槃重生。澤慶公司破產清算案、五鴻集團破產和解案入選“2021年廣西法院十大破產典型案例”,金河公司破產重整案被評為廣西典型“10+3”破產案例並編入《破產審判的廣西實踐與探索》一書。(王麗萍)

來源:河池市發展和改革委

(責編:郭振乾、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