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江海連通的大運河,將開辟廣西內陸乃至我國西南西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平陸運河通江達海(經濟聚焦)

本報記者 龐革平 鄭壹
2022年08月29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位於平陸運河出海口附近的北部灣港欽州港區大欖坪作業區。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攝

核心閱讀

平陸運河項目估算總投資727.3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江海連通的大運河,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建成通航后,平陸運河將直接開辟廣西內陸及我國西南、西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幅提升運輸能力和效率,為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力。

8月28日上午9時許,平陸運河建設動員大會在廣西欽州市靈山縣舊州鎮舉行,標志著平陸運河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平陸運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江海連通的大運河,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始於廣西南寧市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約135公裡。

建成后,平陸運河將成為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全新快速通道,西南地區貨物經此出海,相比以往從廣州出海可縮短入海航程約560公裡,預計每年可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節省運輸費用52億元以上。未來,運輸能力和效率極大提升,江海連通能力顯著增強,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構建新發展格局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將實現廣西內河航道網、雲貴部分地區航道與海洋運輸直接貫通

“平陸運河先后被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十四五’規劃綱要等重要規劃。”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介紹,建成通航后,平陸運河將直接開辟廣西內陸乃至我國西南、西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上個世紀以來,規劃建設平陸運河的步伐已漸漸邁開。新中國成立后,廣東、廣西曾多次聯合組織力量進行勘察﹔1982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西江局組織編撰了《平陸運河考察報告》﹔1992年11月,廣西交通廳完成了《平陸運河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立項報告》。

進入21世紀,規劃建設平陸運河的步伐逐步加快。2021年,“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研究平陸運河等跨水系運河連通工程”。也正是在這一年,廣西成立平陸運河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據介紹,平陸運河航道等級為內河Ⅰ級,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建設內容包括航道工程、航運樞紐工程、沿線跨河設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以發展航運為主,結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態環境等,項目估算總投資727.3億元,建設工期為54個月。

在平陸運河前期建設階段,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對運河沿線山川地質地貌、自然資源、風土民情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勘察調研,借鑒永定河流域綜合治理開發模式,形成了《平陸運河開發建設模式建議方案》等系列成果。“先導工程開工前各項要件、審批均已齊備。下一步,我們力爭今年12月前完成全線工程初步設計和技施圖紙的審批工作。”平陸運河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莫菲城說。

平陸運河建成后,將實現廣西5873公裡內河航道網、雲貴部分地區航道與海洋運輸直接貫通。從此,上游地區貨物可直接通過平陸運河從北部灣出海,極大釋放航運優勢和潛力,有效解決西江航運不暢問題。“平陸運河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水到渠成日,就是通江達海時。”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說。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平陸運河是優化提升全國水運網絡、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聯網工程,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標志性工程,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對廣西及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助力形成新優勢

“建設平陸運河,對於深入促進西部大開發以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平陸運河辦公室主任寧武介紹。

未來,平陸運河將以南寧、欽州為重點,帶動柳州、貴港、防城港、來賓、梧州、北海等城市發展。沿著西江黃金水道向上游延伸至雲南等地、向下游延伸至粵西等地,並沿西部陸海新通道向北輻射至四川、重慶、貴州、湖南、陝西、甘肅等地。

“平陸運河的建設將給南寧帶來一片海,助力我們尋找發展的新優勢。”南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吳保民說。目前,南寧市正著力打造東部產業新城,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東部產業新城中,伶俐片區以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為主,六景片區以臨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為主。

南寧市東部產業新城可以充分發揮臨港優勢,降低物流成本,發展臨港產業。“運輸距離和時間大大縮短,更多的貨物會在南寧集中進行水運。現在南寧有一些小型的船舶廠和修理廠,但都不成規模。未來,可能會引進大型的造船企業入駐橫州市。”吳保民介紹,南寧市還將抓住機遇,發展建材、有色金屬、礦砂等臨港型產業。

河海聯動也為欽州市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據介紹,欽州市將依托平陸運河的通道運輸和牽引功能,構建石化化工、新能源材料和汽車、裝備制造、造紙等4條臨港優勢全產業鏈,以及油品、煤炭、天然氣、糧油、進口礦石等5條戰略能源資源全產業鏈。“我們將圍繞平陸運河建設,加快欽州在建的13個百億元以上龍頭項目建設,推動欽州港臨港產業向平陸運河沿線布局延伸,打造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集群。”欽州市委書記林冠說。

“平陸運河將帶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推動區域經濟平衡協調發展,促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平陸運河將為西江中上游地區發展向海經濟、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大力開發初級產品創造有利條件,有力促進南寧和欽州經濟發展實現突破,帶動百色、柳州、來賓、貴港等市創新開放發展。

“我們將按照‘通江達海、整體規劃、一次建成、系統運行’的建設方案,加快推進整體項目資源集約利用,加強環境保護、物流運輸組織等重大專題研究,一體謀劃推進平陸運河經濟帶發展,造福運河沿岸人民。”廣西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陳鴻起說。

有機銜接“一帶一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作為有機銜接“一帶一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工程,平陸運河縱向貫通西江干流與北部灣國際樞紐海港,可以進一步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結構性功能,大幅提升通道運輸能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同時,還將推動廣西及西南地區更好地實現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更好地融入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

“目前,北部灣港的貨運吞吐量仍然有很大潛力。平陸運河建成后,從廣西到東盟國家,水運更便捷,將改變運輸格局,有助於向海經濟的發展。”寧武說。出海裡程的縮短,不僅可以增加廣西本地的貨運量,還能牽引集聚更多西部內陸省份的貨物從北部灣港出海,讓北部灣港成為西部內陸省份貨物漂洋過海的一大選擇,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

“北部灣港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出海口。”寧武說,配合公路、鐵路、水運等多種方式聯運,貴州、雲南等地的煤炭、有色金屬將以更快速的方式運往北部灣港,並出口至東盟國家。同時,東盟國家的水產品、堅果、水果等也可以經北部灣港,由海鐵聯運、公鐵聯運等方式深入西部腹地。

今年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共開通海鐵聯運班列4132列,同比增長42%﹔北部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82億噸,同比增長5%,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16.5萬標箱,同比增長21%。

未來,隻要堅持整體規劃、系統運行,高水平管理好、運營好、利用好,一條充滿活力的繁榮運河、智慧運河、綠色運河必將潮涌八桂、造福人民。

《人民日報》(2022年08月29日第08版)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