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自然資源助力鄉村振興融媒體展播>>案例展播

陸川縣自然資源系統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8月25日15:48 |
小字號

大力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在陸川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陸川縣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積極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為鄉村振興提供扎實的土地要素基礎。截至目前共完成土地綜合整治項目16個,其中獲得水田指標2097.657畝,建設用地增減挂周轉指標1411.224畝,有效緩解了陸川縣耕地佔補指標困難的問題,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

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提升耕地質量。截至目前陸川縣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已竣工驗收13個,新增水田面積2371.4975畝。通過實施土地整治項目,改善項目區域生態環境,通過農田水利等工程措施,將項目區內低效耕地改造為穩產、高產的耕地。通過農田水利工程的布設,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可增強土壤肥力和抗災能力。項目實施后,將改變現有土地利用率低的狀況,為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打下基礎,通過改建現狀灌溉渠道,提高項目區水資源利用率,增強抗災能力,為土地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經濟的穩步增長創造條件。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有效解決陸川縣建設用地耕地佔補平衡,打破耕地佔補瓶頸,為陸川縣高質量發展保証重大項目落地,更有力緩解佔補平衡壓力,極大促進了土地流轉、出租,增加農民收入。

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統籌城鄉發展

陸川縣從2018年-2020年用3年時間開展農村閑置的建設用地、廢棄工礦用地實施5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項目,實施面積1500多畝,通過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等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加耕地面積1411畝,項目實施后產生效益。一是利用村庄內閑置危舊房、廢棄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廢棄工礦用地等實施為耕地,使得全縣的耕地有所增加,為提高農民收入打下基礎,可種植紅薯等旱地作物,年產1120萬公斤,帶動務工200人,實現農戶增收4480萬元。二是通過建設用地空間置換,保証陸川縣福達冷鏈等重大項目建設用地批次指標823.359畝,解決陸川縣商業開發建設用地指標,解決建設用地耕地佔補,高質量保証重大項目落地,更有力緩解耕地佔補平衡壓力。三是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周轉節余指標交易(每畝交易價格為25萬元),2021年陸川縣對外交易周轉指標380畝,交易收入9500萬元增加財政收入,經縣政府統籌安排,節余指標交易收益60%用於項目實施的鎮、村鄉村振興建設,從而為鄉村振興建設提供資金保証。四是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建設,改善農村環境和村容村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增加收入,農民受益,改善生態環境。

來源:玉林市自然資源局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