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鄉村醫療衛生網底 筑牢鄉村振興健康根基

2022年5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正式施行,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要求,不斷強化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廣西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
集中資源,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投入160.6億元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行動,投入430.3億元實施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三年行動,持續補齊公共衛生短板,織密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網底,實現每個縣至少有一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每個鄉鎮有一所標准化衛生院、每個行政村有一所政府辦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實有床位數從2017年的6.3萬張增長至2021年的7.8萬張,增長了23%。
健全機制,持續強化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1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市縣改革完善用編進人機制、實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一類保障和專門績效激勵相結合”運行機制、推行“縣聘鄉用”“鄉聘村用”模式、提高鄉村醫生待遇保障水平,推動實現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提質擴容。持續實施鄉村醫療衛生人才本土化培養,夯實鄉村振興衛生健康人才基礎﹔目前已累計招收培養農村訂單定向本科、專科(高職)醫學生1.02萬人,平均為每個鄉鎮衛生院培養8個臨床醫生,鄉鎮衛生院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017年的1.7萬人增長至2021年的2.2萬人﹔2018-2020年累計為村衛生室定向招收培養中專醫學生0.79萬人,進一步充實廣西鄉村醫生隊伍。
多措並舉,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升人居環境。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的統籌協調作用,廣泛動員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結合愛國衛生月、冬春秋季愛國衛生運動和衛生創建等活動,持續深化環境治理。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將農村戶廁改造作為衛生縣城(鄉鎮)、衛生村創建的重要指標﹔持續開展農村生活飲用水監測工作﹔組織全區開展抗疫愛衛“五大清潔行動”,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從源頭遏制病毒傳播。積極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工作,加強公共衛生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有力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區共有國家衛生縣城12個、國家衛生鄉鎮9個,自治區衛生縣城33個、自治區衛生鎮656個、自治區衛生村5583個,衛生城鎮、衛生村的覆蓋范圍持續擴大,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得到改善。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