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桂林:全力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

2022年04月26日08: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4月的桂林,綠得讓人沉醉。象鼻山蒼翠欲滴,漓江波光瀲灩,江面上不時可見白鷺蹁躚。市民游客們或臨水嬉戲,或拍照留念,定格這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美景。從2022年除夕開始,象鼻山公園正式全面免費開放。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調品位,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堅持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為統攬,建立高效推進機制,高起點規劃設計,統籌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全力爭取各方支持,推動桂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闊步向前。

全面落實“四大定位” 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實現良好開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高度重視,提出“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風范、廣西特色、桂林經典”的總體要求,明確“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形成了全區合力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的工作格局。

桂林市委、市政府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為統攬,全面落實世界級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級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級康養休閑勝地、世界級旅游消費中心“四大定位”。

2021年,桂林市成立由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構建“一辦十組”專班專抓工作機制。舉辦專家研討會,聘請首批8位國內知名專家,各項規劃編制順利推進,100項重大項目和重大事項全面實施。

2021年6月,投資160億元的桂林融創國際旅游度假區開城,成為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文旅新地標。實施靈渠保護提升工程,建設靈渠博物院、抗戰文化名人博物館等一批項目,一個個高端文旅示范區正加速崛起。充分挖掘長征文化資源,紅色旅游快速增長。在生態游方面,兩艘五星級游船建成運營,以漓江為核心的高品質生態旅游圈再展新魅力。“紅+綠”成為桂林市文旅融合發展的代表色。

與此同時,桂林市探索創新一系列健康旅游業態發展模式,成功引進一批國內一流健康旅游項目,一大批重點推進項目建設有序開展,康養、休閑、醫美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桂林入選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市。

2021年10月,陽朔益田西街文化體驗街區獲評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022年1月,東西巷歷史文化街區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桂林市正布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文化特色鮮明的高品位旅游休閑街區和大型消費商圈,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體驗區。

2021年,桂林市接待國內游客總人數1.22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總消費1501.79億元。

厚植生態底色 擦亮桂林山水名片

漓江是國家重點保護的13條江河之一,風光秀美,是桂林特有的名片。

2021年以來,桂林市以最嚴的保護制度,先后落實一系列保護漓江的有力舉措:嚴格實施《桂林市喀斯特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條例》,積極推動漓江風景名勝區核心區建設全線退距300米﹔建立市縣鄉村公安機關生態環境保護機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執法體系﹔持續推進漓江城市段支流“四亂一臟”治理,漓江干流治亂、治水、治山、治本“四治”工程全面完成﹔推進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漓江流域採石場全部關停復綠,桂林喀斯特生態修復項目三期全面完工,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保持100%,漓江干流水質保持Ⅱ類標准﹔完成營造林1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71.87%,漓江生態原真性、完整性得到系統保護。桂林漓江保護經驗做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桂林獨一無二的生態,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的“青綠”代表色。

用好用活紅色資源 大力發展紅色旅游

桂林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堅持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展現出新氣象。

湘江戰役紀念設施建設成效卓著,建成生態節約、自然和諧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提供樣本。紀念園建設帶動了湘桂古道、屏山渡口、鳳凰嘴渡口等遺址遺跡和紅軍長征文化遺產廊道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打造了一批紅色旅游精品線路。2021年以來,湘江戰役紀念設施“一園兩館”累計接待參觀者810多萬人次。鄰近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的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依靠葡萄種植走上致富道路。2021年,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毛竹山村共接待各地游客超過30萬人次。

桂林市加快國家長征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紅軍長征文化遺產廊道和界首渡江遺址公園一期項目順利竣工。推出9條紅色游學精品線路,紅色旅游成為新亮點。

抓實“三大振興”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翅膀

2021年11月4日,桂林領益制造有限公司智能智造項目簽約立項,同年12月6日正式投產,僅用32天時間,創造了新的“桂林速度”。

桂林市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為統攬,全面推進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科教振興“三大振興”,有效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招大引強,在廣西大灣區懇談會上簽約項目數、簽約總金額均排名全區第一。格力電器、陽天電子、安科訊、引領科技等公司產值超百億元項目落戶桂林。新增廣西工業龍頭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首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均居全區第一,為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夯實產業支撐。

2021年以來,桂林市不斷推進創新驅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增加,一體化推進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轉化重大科技成果154項,新增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家、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台32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43家。

桂林做特做優現代農業,建成4個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打造6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排名全區第一,2鎮4村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億元村”,數量排名全區第一。桂林市榮獲2020年廣西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第一名。

桂林市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其勢已成、其時已至、其興可待。未來,桂林將全力推動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駛入快車道,奮力譜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桂林新篇章。

數據來源: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

《人民日報》(2022年04月26日第19版)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