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醫學院:行業驅動東西融合 培育高素質應用型藥學人才

2021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聯合工業和信息化廳關於公布了廣西普通本科高校首批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名單,桂林醫學院生物醫藥產業學院成功入選。近年來,國家大力號召加快產教融合進度,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推動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協同育人,而建設和發展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是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深化產教融合政策的重要舉措。桂林醫學院生物醫藥產業學院的成功入選標志著該校以藥學等高水平學科為基礎、以區域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急需為牽引、與行業產業領域龍頭企業緊密合作、產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人才培養實體建設初步結出了碩果。
打造具有西部地方院校特色的藥學應用型人才培養共同體
生物醫藥產業是與百姓健康息息相關的國家戰略新型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質應用型藥學人才。一直以來,桂林醫學院以健康中國為己任,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針對我國高素質應用型藥學人才嚴重匱乏,遠遠不能滿足國家特別是廣西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問題,自2001年起,依托教育部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醫藥類實踐項目,開啟了“藥學類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努力培養能夠“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藥學人才,助力解決生物醫藥產業人才供給側結構性矛盾這一核心問題,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21年來,桂林醫學院緊跟醫藥行業發展趨勢,以“黨建引領”融合產教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平衡學校—企業—學生多元主體價值取向,涵養職業素養﹔融合本土教育資源和生產實際,大力借助東部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勢,校企互融暢通“共育共贏、雙向流動”協同育人機制﹔基於“能力范式”改革,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產出導向,重構“前期貫通、后期分類”的模塊化課程和“項目引領、崗位銜接”的一體化實踐實訓體系,打造具有西部地方院校特色的“行業驅動、東西融合”的藥學應用型人才培養共同體,實現學生面向個性化崗位的新成長,實現西部地方院校高素質應用型藥學人才培養質量的新提升。
建立“共育共贏、雙向流動”多元化協同育人機制
桂林醫學院依托藥學、生物技術、市場營銷(醫藥方向)等國家級、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和廣西特色專業,借助山東魯南、蘇州旭輝、常州合全等東部地區產業優勢,融合本土桂林南藥、華諾威等企業藥物研發生產實際,創新多元化協同育人機制。學校、企業、行業和學生代表共同組成理事會負責校企互融共同體的日常管理工作。設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生物醫藥協同創新聯盟委員會,通過“兩引入+三共建”推進產教深度融合,通過“兩轉化+三融合”推進科創深度融合,打造文化育人和專業塑人雙平台,建立“責任共當,成果共享,共育共贏,雙向流動”的管理機制。實施“五課堂”(課堂教學、實驗實習教學、校外專業實踐、創新創業實踐、優質網絡課程資源建設利用)融合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浸潤式校企互融共同體,理順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和學生創業等功能於一體的協同育人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理事會章程》《專業建設委員會制度》《師資聘任制度》《企業課程建設指南》《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統籌多元主體融合機制、“四鏈銜接”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模式,平衡不同利益主體的獲得和收益,實現合作主體的各自訴求,不斷增強校企互融共同體的“自我造血”能力,為校企互融共同體的行穩致遠建立政策、組織、制度和經費保障機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服務產業的能力:將價值塑造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五化”並舉、“五育”融合。以課堂、實踐和職業為載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湘江戰役紅色教育基因,涵養道德品質和提升專業素質﹔營造專業相融黨建文化,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強化藥學生的職業責任﹔共筑易班網絡健康文化,開展大健康藥學觀教育,提升藥學生的職業認同﹔打造“紅色陣營”社團文化,開展服務實踐教育,培育藥學生的職業精神﹔塑造同向同行課堂文化,開展專業思想教育,提升藥學生的職業能力﹔發揮優勢形成企業文化,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促進藥學生的職業發展。
優化人才培養過程,建立“產出導向、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模塊化設置課程,凸顯能力培養﹔創新課程內容,多學科交融賦能﹔變革教學模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改革考試評價,提升培養效能。建立“開放融合、個性發展”為核心的一體化實踐實訓體系:改革一體化設計的實驗課程﹔以項目來引領的實訓課程﹔崗位銜接的實戰實踐。
成果顯著 社會影響廣泛
桂林醫學院開創的“行業驅動、東西融合”的西部地方醫藥院校藥學人才培養共同體的實踐充分彰顯了該校將醫藥教育資源與東部醫藥企業優勢互融,改革創新藥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做法,符合眾多地方醫藥院校的共性,具有很強的推廣意義和應用價值。近年來,溫州醫科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三峽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海南大學、海南醫學院、成都醫學院、甘肅醫學院等高校先后到桂林醫學院考察交流和學習借鑒。近年來,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新網、桂林日報等社會主流媒體先后對桂林醫學院教學與人才培養成果跟蹤報道,並高度評價。《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新職業網等報道了桂林醫學院2020屆藥學畢業生王乙娟扎根基層、服務地方的先進事跡,獲評全國第四屆“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該校畢業生關世強、梁俏伶先后自願捐獻造血干細胞﹔杰出校友蔣仁生創辦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並以個人名義向母校捐贈5000萬元人民幣,為國擔當、服務社會和回饋母校的善舉,社會反響積極強烈。
桂林醫學院在邁向建設“特色鮮明,在國內外有良好聲譽的醫科大學”的征程中,將繼續為國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培養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藥學人才,努力服務國家健康戰略需求,勇擔使命,扎根八桂大地,為廣西“十四五”高質量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來源:桂林醫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