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縣“三強三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南寧市上林縣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鄉村為主、效益優先原則,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縣134個行政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創收1876.11萬元,其中65個已脫貧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294.53萬元,69個非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81.58萬元,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
強化上下聯動,凝聚發展合力。推行縣級領導干部包抓鄉鎮、鄉鎮班子成員聯系村制度,統籌加強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支持和指導。將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各級機關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倒逼責任狠抓落實。推行“村民+企業+集體經濟”模式,通過“四議兩公開”,讓村民選模式、議項目、謀產業。深入實施“兩培兩帶兩促”發展模式,把高值漁、山水牛、生態雞、生態旅游、光伏發電、中醫農業等產業中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凝聚起來,激活能人“頭雁效應”,全縣共同抱團培育發展產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400多家。
強化產業優先,增強發展活力。因地因村制宜,探索多元發展模式,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盤活農村存量資產,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添活力。引導43個村盤活村集體閑置的土地、校舍、倉庫等資產發展物業經濟,實現每年可獲穩定收入近200萬元。支持25個村向集體林地、荒地要效益,集中流轉發展芳樟、四季芒果等產業,實現年增加集體收入468萬元。針對村域界限導致發展空間拓展受限,各村單打獨斗抗風險能力弱的問題,聯合多村聯營抱團發展模式,推動65個貧困村集中在園區組團建設光伏發電產業園,實現每年每村創收約2萬元。引導扶持邊遠鄉鎮抱團購置商鋪發展物業經濟項目,持續抓好扶持項目的跟蹤指導服務。扎實推進村企聯建,實現農民和村集體經濟雙增收,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依托“上林大米”地理標志,組織53個村參與“上林大米”種植、加工等產業鏈,為每村每年創收2萬元。引導25個村發展小龍蝦、淡水龍蝦等特色漁業養殖,試驗推廣“蓮蝦共生”“稻蝦共生”模式,實現村集體年增收近100萬元。引進龍頭企業與14個脫貧村結對聯建,幫扶發展油茶等集體經濟產業,實現年收入373萬元。
強化要素支撐,集聚發展動力。推動政策、人才、資源等要素向集體經濟聚集,助力提質增效、長遠發展。協調落細金融、土地、資金、項目等方面政策向集體經濟項目傾斜,促進政策利好充分釋放。出台推動集體經濟產業可持續發展獎補政策措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2021年給予承接集體經濟項目的經營主體一次性生產補貼、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等共計1773.22萬元。深化“兩培兩帶兩促”,用好“1+N”孵化實訓基地,圍繞“5+X”產業孵化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600名,將364名帶頭人發展成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厚實集體經濟發展的人才保障。整合涉農資金全力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2021年以來,共整合安排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 953 0 .55 萬元。籌措資金將縣級“5+2”和村級“3+1”產業全部列入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2021年,落實保費補貼2592萬元為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平穩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韋優惠、梁惠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