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區40載 一心一意為教育
——記上林縣塘紅鄉中可小學來歷教學點教師藍覃威
藍覃威在給學生授課。蒙磊攝 |
從教40年來,藍覃威一直在村裡的小學任教,學校歷經學生撤並、教師分流,最后隻剩他一人留教。他無怨無悔,扎根邊遠山區,十年如一日默默駐守,撐起山區教育的一片晴空。
“我是村裡人,留下來最合適。”藍覃威說,來歷庄地處偏僻山區,山路重重,沒通水泥硬化路前極其難行,如果他調到村外小學任教,那補充進來的外地老師將面臨艱苦考驗。想到這些,藍覃威主動向學校總部提出由他這個本地老師來留校,就解決了選派外地老師的難題。
上世紀80年代,山路不通車,每學期開學所用的課本藍覃威都要步行到山外的中心校挑回來,來回一趟長達10個小時。天亮出門,天黑才到家,這一挑,整整挑了10年。
1995年,來歷教學點建成啟用新教學樓,但沒有圍牆。藍覃威看到舊校舍推倒后留下的一堆舊磚頭,他有了主意。於是利用周末時間,一個人把舊磚頭一塊塊清理出來,自己動手用舊磚砌學校圍牆。因為人單力薄,他用了2年時間才把圍牆全部砌好。藍覃威隨后又設計美化校園,砌花圃、種花、種樹,現在他種在學校門口的兩棵木棉樹,已長成兩人合抱的大樹。每年春天,火紅火紅的木棉花開滿枝頭,成為小山村最漂亮的景色。
“非常感謝藍老師,他常常買衣服、作業本送給我們。”已就讀初中的學生藍淞雲感激地說。藍淞雲姐弟倆,父親早逝,母親患病,家庭困難,在來歷教學點上學時,寒冬裡還穿破爛的單衣。藍覃威看著心疼,主動掏錢給他們買衣服,還買學習用品、代付各項學校費用。學生周子元意外跌傷,行走不便,藍覃威重點看護,每天放學送他回家。對放學后自行回家的學生,藍覃威每天都要電話聯系家長,確認學生到家后才放心。來歷庄學生家長大多數外出務工,留守學生就佔了在校生人數的大部分,這些孩子由於長期遠離父母,不同程度存在親情缺失、監管缺位、安全缺保等問題,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藍老師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平時用自己的手機讓留守學生與家長聯系,及時化解學生焦慮情緒,村裡外出務工的留守學生家長都說,有藍老師的細心照看,他們很安心。
學校實行營養午餐,藍覃威又擔起煮餐工作,每天都摘些自家種的青菜免費給學生加餐。2016年,他煮菜遭遇不測,被突然爆燃的煤氣燒傷臉部和雙手,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村民和社會愛心人士紛紛為他捐款救助。住院期間,他仍挂念學生無人看管,囑咐愛人到學校給學生煮午餐。出院后,還沒過完醫生要求的40天休養期,他就雙手戴著手套到校給學生上課。經過不間斷醫治,他的傷情得到有效恢復,燒傷的皮膚重新長成,但臉上仍留下紅色的印跡。
教學點隻有藍覃威一個老師,他身兼多科教學,學校基本的功課一門也不落下,盡管學校裡隻有一、二年級幾個學生,但40分鐘的課堂一樣嚴謹高效。他摸索出復式班教學的有效辦法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所教年級的期末測評都位於塘紅鄉同級前列。近年來,上林縣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教育雲平台,投入資金給全縣各校點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推行信息化教學模式。這對一個拿慣了粉筆的老教師來說,要學會運用多媒體教學,無異於嬰兒學步。藍覃威並不氣餒,認真學習鑽研,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方法,使偏遠山村孩子也同步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藍覃威先后被評為上林縣優秀教師、第三屆“祥夢園丁獎”上林縣優秀鄉村小學教師等榮譽。
“每一項工作我都要認真盡力做好。”回顧40年來的教師工作,藍覃威說,他只是做了應盡的職責。“明年木棉花開時,我就退休了,如果學校需要,我還會接受繼續回來教書。”
據統計,上林縣像藍覃威一樣獨自一人堅守在邊遠教學點的老師一共有35名,惠及學生371名。正是他們用自己的堅韌不拔,讓所有邊遠山村的孩子得以享受教育的陽光雨露,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不讓一個孩子失學,為全縣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扶貧作出了可貴貢獻。(姚增亮、覃志勇、蒙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