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區江興村:群策群力促脫貧 小康路上好風光

2021年01月06日16:4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18年3月,貴港市委組織部干部劉裕志到貴港市覃塘區大嶺鄉江興村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經調研與村“兩委”干部形成共識: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舉措。

半個多月后的一個“黨員活動日”,幾位群眾來問劉裕志,村委旁的百畝丟荒土地,曾有兩任老板經營,但都“跑路”了,如何是好?劉裕志說:“這事先交給‘一組兩會’,讓群眾來討論。”經“一組兩會”多次商議,對此事的決定是找到第一、第二任老板,理清其中關系,重新尋找合作伙伴。經多方努力,當年夏天,江興村委聯系到那兩位老板,並組織群眾代表和他們多次洽談,於當年10月理清陳年舊賬,進而與廣東籍夏老板合作,建立江興村集約化淡水蝦養殖基地,通過投入扶貧資金新建集約化淡水對蝦養殖基地,長期雇請貧困戶務工,帶動66戶貧困戶脫貧。

在推進淡水蝦養殖項目的同時,江興村各屯“一組兩會”在村委的主持下多次推心置腹,一致認為要喚醒“沉睡”的資源,為全村發展農業產業打好“有錢辦事”的基礎。就這樣,江興村優先發展固定收益項目,盤活148畝集體山林、30畝荔枝園及舊村委辦公樓等固定資產,打包對外招租,當年增加村集體經濟3萬多元﹔整合專項扶貧資金,充分利用村委辦公場所空閑位置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分別建設了16.5千瓦、7千瓦、3千瓦光伏發電站三座,年收入1.1萬元﹔投資10萬元入股家嫻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年獲分紅8000元。

江興村發展農業有了全新動力。2019年3月,江興村又與經濟能人合作,發揮“覃塘蓮藕”公共品牌產業效應,流轉土地100畝,建設標准化藕池46個,建成覃塘區面積最大、保肥保水、採收便捷的“池藕”百畝種植基地,地方特色產業得到全新發展。

江興村發展產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屯級“一組兩會”的直接推動。“一組兩會”的主人翁精神,在這個臨江鄉村閃閃發光,引起外界關注。去年3月14日,該村接了一個“大盤”:以“區級統籌、村級聯建”模式、佔地約20畝的集體經濟產業園水產養殖園,在該村江頭屯開建。“要建110個標准水產養殖池,每個36立方米。項目建成后,是田野上的扶貧車間。”江頭屯黨小組組長李壽雙說,為了早日建成這些養殖池,江頭屯“一組兩會”成員分工值班,及時處理建設方遇到的屬於屯裡應解決的問題。

在覃塘區委組織部的統籌和大嶺鄉黨委、政府的直接推動下,目前覃塘街道谷羅村,樟木鎮中團村、鄧保村,山北鄉鬆英村,蒙公鎮雙龍村,大嶺鄉貴寧村、新濟村等村積極參與,依托廣西國宏智鴻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先進技術力量,與廣西智有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運營,共同打造產業脫貧新標杆。現該養殖園已投放一批巴沙魚、寶石鱸魚、羅非魚。

江興村群策群力促進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撬動鄉村振興大局。在產業發展的積極影響下,江興村整合各級資金250萬元,建成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江興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協調資金604萬元,建設村中水泥硬化路13.85公裡、三面光水渠1.3公裡﹔協調資金45萬元,建成6個屯太陽能路燈共180盞,“屯屯亮”亮化工程穩步實現。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江興村被評為自治區級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社區、自治區四星級村(居)民委員會,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285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近13萬元,所有貧困戶成功脫貧,全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向更高水平邁進。

不久前,江興村又迎來一個自治區立項的項目:在福興屯建設一個自動化智慧養魚基地。該屯戶主會會長梁永森第一時間召集戶主代表開會,對需要流轉土地20畝的事展開討論。“群眾贊成,土地就沒有問題,我們去執行好就對了。”理事會理事長梁永耀說,在村委的主持下,土地流轉的合同已簽訂完畢。

“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路上,江興村群策群力,克服諸多困難,由此成為脫貧攻堅戰的標杆。這也是大嶺鄉干部群眾團結奮進的縮影。新的一年,我們將會發展得更好。”大嶺鄉黨委書記韋藝說。(張日芳 覃恩維)

(責編:王勇、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