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文化扶貧造福山區少數民族群眾

2020年11月22日13:37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喜閱屋看書學習。韋素雪攝
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喜閱屋看書學習。韋素雪攝

苗嶺深秋,夜幕剛降臨,百色市西林縣那訕村文化廣場傳出陣陣動人的旋律,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各族群眾正跳著歡樂的舞蹈。“以前天一黑,家家戶戶都關門閉戶了,現在吃了飯我們都要准時來打打球、跳跳舞,鄰裡之間關系也更加親密了。”村民梁志堅談到如今豐富的夜生活,笑得合不攏嘴。

西林縣是屬國家級貧困縣,以壯、苗、彝、瑤為主的少數民族佔到全縣16萬人口的90%以上。近年來,該縣堅持把文化扶貧作為促進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文化的引領激活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有效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

家門口的“文化圈”。近年來,西林縣積極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公共文化資源向鄉村傾斜,不斷完善農民“家門口的文化圈”。共投入2575.19萬元實施農村文化廣場建設項目,新建34個農村文化小廣場﹔投入65.2萬元為36個村屯安裝室外娛樂器材﹔全面完成97個村(社區)“廣播村村響”和“電視戶戶通”任務﹔2020年,累計投入310683.3元,為全縣102農家書屋配置圖書和報刊8927冊,保証農家書屋“三農”出版物數量達到20%以上。形成覆蓋城鄉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社會化。

大山裡的文藝隊。探索“種”文化模式,採取“專家+文藝骨干+群眾”的培訓方式,推動文藝骨干與群眾“結對子”,開展文藝支教、專業培訓、輔導講座等各類文藝惠民服務項目,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常態化。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服務隊、文化志願者的文藝輔導功能,舉辦舞蹈、聲樂、器樂等培訓1500多人,免費發放拉杆音響452台。組建文藝小分隊,以各類脫貧致富典型事跡為素材,創作《脫貧致富昂徠徠》等10余個精准扶貧原創節目,深入全縣8個鄉(鎮)90余個村(屯)開展以“文化扶貧到農家”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活動,以山歌演唱、民族舞、小品、民族語言小劇、扶貧攻堅快板、器樂合奏、現代歌舞、知識問答等表演形式,讓更多的群眾看到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精氣神”得到極大的提升。

庭院裡的“鄉村夜話”。“反正有扶貧政策兜底,再窮我們貧困戶也能吃飽穿暖。”在貧困村,有這種思想的貧困戶不在少數。針對貧困戶存在的“等、靠、要”思想,該縣黨員干部、志願者、業界專家、致富帶頭人組成“扶貧宣講小分隊”,走進全縣97個村(社區),在群眾相對聚集的院落、場地,與群眾坐一條板凳,用群眾願意聽、聽得進、聽得懂的方式講政策、講法律、送技術、送經驗。潤物有聲、春風化雨,不斷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堅定其自力更生、致富奔康的信心。全縣3500余名扶貧干部分散在每一個小小的農家院落裡,譜寫出脫貧攻堅的進行曲。據悉,累計舉辦2000余場(次)的“鄉村夜話”,讓該縣2萬余農民在家門口受益,讓少數民族群眾找到了更新知識的“加油站”,使黨的“好聲音”傳進了千家萬戶。

學校裡的時尚書屋。“今朝脫貧攻堅日,但聞郎朗讀書聲,他日復興夢圓時,句町鯤鵬展翅飛”。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五年級三班宋沐蓉同學在閱覽室寫下感言,這座配有價值10萬余元的各類書籍8000余冊的閱覽室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喜閱屋”,它因自成一格的精品圖書專櫃、舒適優雅的閱讀環境、精心策劃的景觀區域,現已成為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一處最美麗的風景。走進其間,你會看這樣的畫面:孩子們靜靜地走入書吧,靜靜地尋找自己喜歡的書,專注地品讀每一頁,感受著文化的力量。“它集展示交流、文化沙龍、閱讀分享等功能於一體,旨在讓學生樂意進、坐得住、讀得進、學得好,孩子們營造更優質的讀書環境。”一手促成“喜閱屋”落定的深圳市羅湖區洪湖小學教師、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名譽校長劉文陽深有感觸。無獨有偶,羅湖區派駐西林支教教師陸保元在西林中學首創的“漂流書吧”和“悅讀書苑”備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文化氛圍蔚然成風。

來自遠方的支教隊。“在他們內心種下種子,燃起他們對外界的渴望,走出大山。”在西林民族高中,有一支10人組成的特殊的教師隊伍,他們年輕、漂亮、帥氣,充滿活力,他們是山西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2012年西林縣與山西大學實現了縣校合作。從2015年開始,山西大學每年派遣一批大學生到西林支教,支教團的成員換著面孔,西林縣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除了引入山西大學支教團,西林縣民族高中還加入百色民族高中集團化辦學,建立名校+分校的聯合教學共同發展模式,就是為了讓更多的西林的孩子們走出山外。“9月份全部搬進了新校區,現在全部實現了小班額的教學,再加上支教團和集團化辦學,給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西林縣民族高中副校長黃萬強說。

據悉,2016年以來,西林累計投入9.38億元,用於學校新建、改擴建、教學設備採購等,新建了西林民族高中、羅湖實驗小學、民族實驗小學等3所學校。“一個都不能少”等強力舉措,使該縣每個貧困學子都能享受到文化教育扶貧帶來的紅利,實現由“能有書讀”到“能讀好書”的轉變。(黃志安)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