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科:脫貧路上結伴同行的知心人

2020年08月24日11:44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新修好的產業路。胡秀攝

黃冕鎮同事到家中看望曾令科。胡秀攝

他沒有健壯的身軀,卻憑借雙腳丈量土地﹔他沒有出色的口才,卻憑借超凡的恆心為民謀利﹔他沒有高超的技藝,卻憑借強大信念演繹著自己的光芒,他就是鹿寨縣黃冕鎮大端村駐村工作隊員曾令科。一個身在基層,全然不顧術后需要靜養,毅然決然回村繼續開展駐村工作的脫貧攻堅人﹔一個心系群眾,脫貧路上結伴同行的知心人。

“謝謝大伙兒關心,給大家添麻煩,太不好意思了!”初見曾令科是在他家裡,鹿寨縣黃冕鎮的同事來這裡探望剛出院的他,那會兒是他做完心臟搭橋手術后的出院的第1天,憔悴的他看到我們的到來顯得有些激動。當問及他身體狀況時,他雲淡風輕的說沒什麼大問題,恢復得挺好的,不用擔心之類的話語。今年8月1日,曾令科被抽調去完成柳州市柳城縣脫貧攻堅綜合督查工作,因為時間緊任務重,過度操勞的他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病倒在崗位上,由於搶救及時,生命安全得以保障。

出院后,作為駐村隊員的曾令科仍然放心不下村裡的扶貧工作:“ 這次在這個縣際交叉綜合督查過程中,我由於身體原因在工作中倒下了,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黨委政府還有組織上和同事們的關心、關愛,非常感謝,現在我的病情有所好轉了,把身體養好了,再回到我們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為脫貧攻堅做出努力,繼續奮斗。”

帶著曾令科的牽挂,8月14日,筆者來到了黃冕鎮大端村民委,這個他工作的地方,隻見辦公室內駐村隊員及村委干部們正圍坐在辦公桌前討論扶貧工作情況,大家一邊討論一邊認真做好記錄。當問及曾令科的日常情況時,大家都不由地夸贊說,曾主任工作非常的扎實,平時都是任勞任怨,群眾都很喜歡他,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曾主任”。

黃冕鎮大端村黨總支部書記楊伍秀說 :“曾主任來我們這裡駐村以來,工作認真,吃苦耐勞,對村裡群眾的情況非常熟悉,像我們走訪貧困戶,開展產業扶持等工作,他都是錯開群眾農忙時間,利用中午或者晚上休息時間去做,有時冒著大雨也都撐著傘下去,平時材料、項目申報他會按時按量的完成,同時非常支持我們村委的工作,是我們扶貧工作路上的好兄弟、好姐妹。”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發展是根本,為了讓大端村產業發展沒有后顧之憂,曾令科還跟著其他隊員及村干部跑項目,拉資金,不斷完善大端村產業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當地群眾運輸難題。黃冕鎮大端村火甲屯言村至九拱嶺產業道路硬化工程便是項目之一,這條產業路於今年3月開工,5月竣工,總投資97.16萬元,總長1.36公裡,路基寬4.5米,路面寬度3.5米,惠及全村78戶283人,是當地群眾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據統計,大端村20戶以上自然屯共9個,目前有9條為水泥硬化道路,路基寬達4.5米以上,路面寬達3.5米以上﹔1條路為砂石路有,路面寬達3.5米以上。

大端村火甲屯村民羅家德對修路后為村裡帶來的改變感受頗深:“以前這條路是比較窄,而且經常塌方的,產業路建成對我們群眾有好處,對於我個人來說我也獲得了很大的幫助,因為我裡面種有60畝的杉木,而且我的稻谷2、3畝基本上也是在這條產業路裡面,所以這條產業路對於我們村建設實現小康水平是大有好處的。”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了讓扶貧工作不斷檔,為了讓大端村的群眾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早日走上脫貧致富的康庄大道,曾令科不顧病體,在休養了幾天后,於8月17日便又返回了工作崗位上,當天即深入村屯召開明白人會議,他愛崗敬業、心系群眾的精神讓人動容,是無數駐村隊員的模范,相信大端村在他們的努力付出下會變得更加富足、美好。

黃冕鎮黨委組織委員蘇慧玲說:“ 曾令科同志作為我們駐大端村的扶貧工作隊員,在平時扎實開展入戶走訪、關心貧困對象的生產生活,同時積極為大端村爭取民生項目,他真正的做到了扎根大端,和群眾打成一片,為群眾辦了很多好事、實事。”

截止到2019年底,大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18戶402人,其中2014年至2018實現脫貧人口為386人,2019年脫貧19人,全村共計脫貧395人,僅余7人暫未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26%。(梁秋萍、王文雙)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