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力拔窮根 逐夢小康

記者 龐革平 李縱

2020年06月15日16:59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今年5月,廣西賀州市平桂區、鐘山縣、昭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的消息傳來,壽城賀州一片歡騰。這標志著賀州市實現了從貧困縣全覆蓋到貧困縣全摘帽的歷史性轉變。

脫貧有多難,賀州人就有多努力。“十三五”以來,賀州市累計有30.41萬貧困群眾甩掉“窮帽子”,貧困發生率降至0.66%。

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說,我們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堅持“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不摘貧困帽,市委就摘掉誰的烏紗帽”的問責導向,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全力以赴完成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

聚焦民生,千家萬戶換新顏

這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地,群山綿延,樹木叢生,空氣清新,但“高顏值”的背后是脫貧攻堅的無比艱辛。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坐落在大桂山山脈之中,是賀州6個土瑤聚居深貧村之一,村裡的群眾雖看得見迷人的風景,但總擺脫不了窮困的生活。出行難、發展難、吃水難、用電難……到2015年底,槽碓村的貧困發生率仍高達57.47%。

62歲的村民盤木轉,這一輩子去鵝塘鎮上的次數用十個手指頭都能數過來。“以前,趕集早上5點就要出門了,就算走得快,回到家也得晚上9點了。”盤木轉感嘆道,以前挑山貨出去賣靠的是兩條腿,換了錢就會買回一些日用品。現在,一條條通往村外的水泥路讓他看到希望,去鎮上騎摩托車30多分鐘就能到了,日子真的好起來了。

駐槽碓村的第一書記陀東告訴記者,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各級政府部門聚合力量幫扶,基礎設施項目接連不斷。現在,村裡的水、電、路等困難一一得到解決。到2019年底,槽碓村順利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路通,脫貧之路才能通。目前,賀州市707個建制村已全部通硬化路,貧困地區的出行問題得到極大改善。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水,是一道關乎生存與發展、脫貧與致富的命題。

缺水,一直是困擾平桂區羊頭鎮龍山村發展的難題。虞樹友是平桂區羊頭鎮龍山村的村支書,他回憶說,以前,要是遇到旱季,他跟家人隻能到老井打水,挑一擔水就得花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挑下來的水省著用,小半桶水洗澡,洗完澡的水還得留著洗衣服。

自從龍山村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后,不僅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山泉水,還在2018年7月引進了平桂區現代設施農業龍馬產業園項目。2018年,龍山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54元,貧困發生率降至2.47%。

村民鳳求姑所在的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大沖屯地處瑤山深處,進城一趟往返就需要花4、5個小時,全屯78戶土瑤群眾,目前還有12戶60人未脫貧,是典型的“困中之困”。獅東村黨支部書記趙萬興告訴記者:“以前都是刀耕火種的,收入就靠採些草藥去賣,還有編些簸箕籮筐之類的,住的都是泥胚房、木皮房,很多鄉親在這裡這這樣過了一輩子。”

窮怕了的鄉親們,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2018年起,廣西大力推進土瑤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針對大沖屯豐富的竹林資源,以及竹編的傳統,當地政府引進茶廠等扶貧企業在這建立了扶貧車間,鳳求姑和瑤寨的婦女們就在扶貧車間裡上班,竹制包裝簍。“在家門口能就業,種茶種姜種杉樹,編織竹篾茶籃和養茶,養茶一項可為家庭年增收1.5萬元。”獅東村土瑤村民盤接引說。

為解決土瑤群眾行路難問題,2019年,平桂區在投入5700萬元完成交通、教育、醫療、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50個的基礎上,再投資1.34億元建設106個基礎設施項目,新建、改擴建和升級硬化屯級道路91條約235公裡。目前,土瑤村與外界聯通的3條“經濟通道”已建成通車,方便了群眾出行,打通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最后一公裡”。

從鐘山縣城往西北方向15公裡,便能到達鐘山鎮烏洞村,這裡青山幽幽,民風淳朴,但非常缺水。過去,因為缺水,烏洞村曾一度水田丟荒,旱地望天收。“十三五”時期,烏洞村11個自然村452戶人家共221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達144戶564人,貧困發生率為24.19%。

開展脫貧攻堅戰以來,烏洞村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新建了水塔、整修了灌溉渠、接通了自來水。用水條件改善了,村民種上了經濟作物,發展了養牛產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打贏脫貧攻堅戰重在精准,賀州市聚焦民生,讓千家萬戶換新顏。截至4月30日,賀州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為100%,住院醫療費用和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92.92%、86.14%﹔全市2050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已竣工1631戶,竣工率為79.56%﹔全市67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已開工55個,開工率為82%,貧困村及貧困村農戶“有安全飲水”已100%達標。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