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力拔窮根 逐夢小康

記者 龐革平 李縱

2020年06月15日16:59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有保障

吳澤靈,駐賀州市昭平縣五將鎮平水村的市級作戰突擊隊員。

2020年4月7日,他第一天來到平水村。他在扶貧日記中這樣寫道:“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我終於來到了平水村,村裡的路都通了,村民們的住房條件也得到了改善……但是,村裡的集體經濟收入依然是短板,為了讓村民都能獲得穩穩的幸福,我們還得從產業方面下功夫。”

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是制約平水村發展的主要原因。如何發展產業?吳澤靈首先想到了茶。“村裡一直有種茶的傳統,而且品質特別好,我們現在不僅推進村裡茶葉加工廠的建設,還跟龍頭企業談合作,讓村民的茶種得好又賣得出。”

茶產業能給當地村民穩定的收入,在賀州市昭平縣,有2.5萬多貧困群眾因為茶產業而受益。昭平縣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茶農”的模式,帶動茶農合作經營生態茶園1.6萬畝,為當地農戶提供了1萬多個就業崗位,覆蓋貧困群眾3000多人。

沙田鎮新民村是平桂區六個土瑤聚居深度貧困村之一。2017年,該村憑借高寒的地理位置和優質的水資源成功發展種植茭白100多畝,基地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種植第一年就獲得顯著經濟效益。廣西地礦局駐新民村第一書記韋連軍說:“為鼓勵更多的貧困戶參與,平桂區出台扶持政策,貧困戶每種植1畝茭白獲得扶持補助資金500元,僅2018年全村種植茭白面積就達480畝,33戶貧困戶參與種植,每畝產值達5000元以上。2019年,該村的茭白種植面積已達600多畝。如今,發展茭白種植已成為新民村貧困戶持續增收的渠道之一。”

“我去年種了三畝茭白,獲得兩萬多收入,今年種植5畝,預計收入至少能翻一翻。”平桂區沙田鎮新民村村民馮轉妹說。

高山冷水產茭白,高山雲霧出好茶。平桂區因地制宜,創新實施土瑤聚居深度貧困村“人均一畝茶、戶均兩畝姜、村均萬畝杉”產業發展思路,引導土瑤群眾已種植優質茶葉8200多畝,大肉姜5500多畝,杉樹8.6萬畝,達到人均1.16畝、戶均2.5畝、村均1.35萬畝,提前實現了產業發展目標。鵝塘鎮槽碓村按照這個產業發展思路,2019年,當地村民戶均收入達8000余元,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51%,已完成了整村的脫貧摘帽。沙田鎮金竹村,在多年前,這裡集“老、少、邊、窮”於一體,如今,茅草屋、木瓦房成為歷史,磚混結構房、小洋樓直映眼帘,瑤山面貌實現華麗轉身。

據統計,2018年、2019年土瑤聚居區有863戶5075人實現脫貧,3個村提前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4.5%,目前還剩91戶455人未脫貧。平桂區委書記賴春忠表示:“我們將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對土瑤深度貧困地區挂牌作戰,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掉隊。”

產業扶貧,因地制宜是關鍵。鐘山縣公安鎮荷塘村就因為發展旅游產業吃了不少甜頭。駐村第一書記陳信錫告訴記者,去年,村裡僅靠著百裡水墨畫廊景區停車場項目分紅,就增加收入8萬多元。

如今,荷塘村又盤活了1.8公頃集體建設用地,聯合15個村民合作社組建成立鐘山縣振興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採取“公司+村民合作社”經營模式,建設集藝術創作、文化作品、休閑美食、民宿為一體的荷塘月景藝術創作長廊項目。“項目建好后,不僅能帶動村民就業,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也能增加不少。”發展旅游產業讓村民增收致富,陳信錫信心滿滿。

2019年,賀州市縣級“5+2”特色產業綜合覆蓋率達到94.25%。今年,賀州市將持續抓好產業扶貧,力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賀州市還深入推進粵桂扶貧協作,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四會市不斷加大對賀州的人才支援、資金支持、產業合作、勞務合作,確保賀州市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結對幫扶以來,賀州市將幫扶資金重點投向深度貧困地區,用於危房改造、醫療保障、村集體經濟等方面,項目建設覆蓋貧困人口4.72萬人。

“賀電送粵”項目作為直接由貧困地區電力輸出到發達地區的能源精准扶貧項目,探索出電力消費扶貧有效模式,在廣西率先實現電力消費扶貧超10億元。

賀州市加強產業合作,以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為支撐,支持建設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基地,培育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文化旅游企業。其中,富川建成粵桂扶貧產業園,累計引進10家廣東企業落戶,總投資2.508億元,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93人。昭平縣主動與扶貧企業對接,確定投資產業項目5個,投資額2億元,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28人。此外,非結對貧困縣引進企業8家,投資額13.4996億元。

賀州市市長林冠表示,賀州將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盡銳出戰、一鼓作氣、全力沖刺,堅決完成脫貧目標任務,確保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