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那坡縣委組織部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創新思路,多措並舉,積極探索抓好黨建促脫貧新路徑,努力把農村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堡壘,把農村黨員干部鍛煉成為脫貧攻堅的先鋒隊,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一、壓實抓黨建促脫貧責任
(一)建立清單管理制度。牽頭制定全縣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重點任務清單。通過清單管理,明確目標要求,明確工作措施,明確時間節點,將任務落實情況納入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內容,壓實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責任。
(二)建立分片聯系制度。實行部務會成員分片聯系制度,對全縣9個鄉(鎮)、130個行政村(社區)進行全覆蓋調研,聚焦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問題短板,採取實地查看、談心談話等方式,常態化開展日常調研指導。
(三)建立督查調度制度。建立“四不四直”督查機制。每月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定線路、不用陪同,直奔一線、直達現場、直面問題、直接對話的方式,隨機抽查鄉鎮、村落實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情況。對共性問題集中調度,對個性問題逐一反饋,對問題集中的鄉(鎮)、村進行約談提醒。
二、建強脫貧攻堅戰斗堡壘
(一)加強組織體系建設。一是規范農村組織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一委(部)兩會三中心”為主體的鄉村治理組織體系,建立黨委(黨組)書記帶頭抓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制度,縣委書記、邊境鄉(鎮)黨委書記至少聯系一個抵邊村黨支部。加快推進自然屯黨組織建設,對符合條件的村黨支部升格為村黨總支部或村黨委,並同步規范設置下轄黨支部、黨小組。採取單獨建立、聯合組建或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等方式,實現符合條件的自然屯、抵邊村所轄自然屯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實現全縣所有村(社區)規范設置“一委(部)兩會三中心”,配備相應成員,實現規范運行。二是全面整頓提升軟弱渙散(后進)村黨組織。建立軟弱渙散(后進)村黨組織整頓工作台賬,從嚴落實落細“八個一”整頓措施,即每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分別有1套務實管用的整頓提升細案、1名縣級及以上領導挂點、1家縣級及以上單位幫扶、1名鄉鎮主要領導包村、派駐1支工作組結對幫扶、縣級以上單位選派1名第一書記、確定1批幫扶項目、幫助建立1個堅強班子,全面完成軟弱渙散(后進)村黨組織整頓提升工作。三是推動安置點黨組織作用發揮。規范安置點基層組織建設,健全規范組織生活等制度,落實必要的活動經費和黨組織活動場所,完善服務設施,規范標識牌匾和上牆制度,選派第一書記或黨建工作指導員,突出抓好科冬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黨組織的規范運行。
(二)優化提升村黨組織書記隊伍。一是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嚴格落實《關於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優化提升行動的意見》等“1+5”文件,建立“蓄、選、育、管、用”全鏈條管理體系。統籌公開選拔一批村黨組織書記,大力推進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主任“一肩挑”,力爭2020年全縣“一肩挑”比例達到35%,抵邊村全部實現“一肩挑”。實行1名縣級領導干部包1個鄉(鎮)、1名鄉(鎮)領導干部包1個村(社區),逐村開展摸底、分析研判。二是加強教育培訓。採取市級示范培訓、縣級全員培訓方式,通過集中授課、現場教學、外出考察、聯系幫帶等形式,全面抓好村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確保村黨組織書記每年至少參加1次縣級及以上培訓,累計集中培訓時間不少於7天或56個學時。三是健全管理激勵保障機制。制定村黨組織書記“年度任務清單”,細化管理考核辦法,加強日常監督。6月底前,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待遇保障。12月底前,嚴格對照任務清單進行年度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村黨組織書記核定崗位待遇、選拔任用、評先評優和調整撤換的主要依據。四是加強后備人才儲備。按照1:1的比例抓好村級后備人才培養。結合公開選拔村黨組織書記工作,篩選一批農村優秀人才,納入鄉村振興人才庫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建立村級后備人才結對幫帶制度,對每名村級后備人才,落實1—2名培養聯系人。
(三)激發黨員骨干內生動力。一是抓好農村黨員發展工作,深入開展“雙培雙促”活動,每村每2年至少把1名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每年至少把1名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每年至少培養1名致富帶頭人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和積極分子中致富帶頭人佔比不少於30%。抵邊村每年發展黨員不少於2名,逐步消除黨員“空白屯”,並選派1-2名黨建指導員。連續3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行政村、連續2年以上未發展青年黨員的貧困村、貧困村中沒有黨員的自然村發展黨員工作。實行挂圖作戰,按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及時發展。對40戶以上無黨員的自然村列出專項計劃予以傾斜支持。加大在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建立聯系服務機制,單列發展計劃。二是深化黨員教育管理。嚴格落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深化推行“主題黨日+”活動。優化農村黨員積分管理,實行黨員“承諾、踐諾、積分、評議”一體化管理監督。出台“文秀先鋒號”創建工作方案,全面啟動設置“文秀先鋒崗”,推進黨員分類管理,組織開展“文秀先鋒指數”評議考核,結合“居民榮譽超市”開展積分兌換。結合黨員民主評議開展年終考評,評選“文秀先鋒之星”。三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推行農村黨員戶挂牌、評星定級制度,開展干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農戶、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活動,研究出台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扶持辦法,加快推進農村黨員“紅色創貸”項目,扶持農村黨員創業帶富。建立農村黨員創業信息庫,組建由科技特派員、黨員致富帶頭人、農民企業家和“土專家”組成的農村黨員的創業指導服務隊,為創業黨員提供服務指導。
三、凝聚脫貧干部人才力量
(一)加強工作力量。一是實行挂牌作戰。對市級挂牌督戰、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的3個貧困村,每村再增派1名正科級干部和2名優秀干部駐村﹔對縣級挂牌督戰、貧困發生率在5%—10%的貧困村,每村再增派1名工作隊員駐村工作﹔從縣直部門抽調228名干部到130個行政村擔任突擊隊員。將全縣劃分為4個戰區、9個分戰區,縣四家班子主要領導每人擔任一個戰區指揮長,9名黨政班子黨員領導擔任一個鄉鎮黨委第一書記並兼任分戰區指揮長,縣直單位“一把手”每人對應聯系一個村,擔任村脫貧攻堅突擊隊隊長。繼續發揮縣扶貧專員聯系指導作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落實。二是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建設。實施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行動。開展“紅旗鄉鎮”評選活動,圍繞推進鄉鎮黨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制定評選標准,年內評選2個“紅旗鄉鎮”。各鄉鎮設立黨建工作辦公室(站),配齊配強黨委組織委員、黨委組織員、組織干事,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選聘黨建工作組織員,確保專職黨務工作力量不少於3人。
(二)保持隊伍穩定。一是保持鄉鎮黨政正職穩定。做好鄉鎮黨政正職保持穩定工作,對符合條件、表現優秀的積極向上一級組織部門推薦提拔使用﹔對工作表現好、年齡偏大或任職時間較長,提拔領導職務有困難或暫時不能提拔領導職務的,通過提高職級待遇予以安排。二是保持駐村工作隊總體穩定。除工作不勝任、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職、家庭有特殊困難的以外,工作隊員均保持穩定,調整比例不超過全縣選派總數的10%。駐村工作隊員原則上不予調整,因特殊原因需要調整的,從嚴審核把關。縣、鄉選派工作隊員提出調整申請的,由選派單位黨組(黨委)集體研究提出意見,充分征求鄉鎮黨委意見后進行批復,並報市委組織部備案。
(三)全員精准培訓。分級分類實施培訓,聚焦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鄉村治理、興邊富民需要,通過示范培訓、集中培訓的方式,開展鄉村干部培訓工作。5月底前,對新選派工作隊員和新上任鄉村干部進行全覆蓋培訓。6月底前,舉辦村“兩委”干部、自然村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黨支部書記、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等示范培訓班,縣鄉完成集中輪訓。
(四)強化人才支撐。一是實施人才工程和培養項目。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鼓勵支持教育、醫療衛生領域專業人才資源向基層一線集聚。持續實施中小學教師“百千萬”名師培養工程,通過“國培計劃”、“區培計劃”等各級培訓,實現對全縣鄉村教師培訓全覆蓋。加大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和鄉村醫生培養力度,安排年內畢業的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參加規培和履約入職,繼續實施艱苦邊遠地區全科醫生特崗計劃。二是開展人才惠農活動。充分利用市級選派種養殖專業技術人才、科技特派員等優秀人才資源,深入貧困村開展考察調研、技術培訓、技術服務。實施《百色市星創天地認定管理辦法(試行)》,鼓勵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職業農民到村創新創業,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四、激勵一線干部擔當作為
(一)加大關心關愛力度。一是開展全覆蓋談心談話。8月底前,部務會成員與鄉鎮黨政正職之外的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和村支書、主任、駐村工作隊員(含第一書記)全覆蓋談心談話,重點對工作不在狀態的干部進行及時提醒,解決基層干部疲勞厭戰、盲目樂觀等苗頭性問題,找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短板弱項,加大對工作壓力大、家庭遭受重大變故、家庭生活存在困難的干部的關心關愛力度。二是改善提升駐村工作保障。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管理辦組織各鄉鎮分隊對駐村工作隊員工作場所、生活環境和條件等進行實地查看,對照“八有”標准(有床鋪、有廚房炊具、有冰箱、有桌椅、有熱水器、有衛生間、有空調或風扇、有安全設施)進行全覆蓋排查了解。對達不到標准的,按照“誰選派誰負責”原則,負責督促鄉鎮黨委或后盾單位協調解決。
(二)抓嚴日常管理。強化駐村工作管理。堅持和完善縣、鄉、村工作調度制度,發揮縣扶貧專員、脫貧攻堅暗訪組、基層黨建“兩隨機”督導組的作用,及時發現和解決駐村工作隊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駐村工作隊員執行吃住在村制度、公開承諾制度、考勤和請銷假制度、遍訪貧困戶制度進行專項督查。實行工作隊長、分隊長,縣鄉黨委、選派單位“聯管聯責”機制,凡是有工作隊員履職不到位被國家、自治區、市、縣通報批評的,視情況對工作隊長、分隊長,縣鄉黨委、選派單位負責同志進行約談提醒、通報批評或取消評優評先資格等。
(三)加大正向激勵力度。一是注重提拔使用。開展《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擔當實干的意見》等“1+5”文件政策落實回頭看,對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履職情況和重用情況進行全面梳理、統計分析。將脫貧攻堅一線干部選拔任用情況,列入“一報告兩評議”范圍,確保重用人數不低於全縣提拔、轉任重要職務、晉升職級、招錄(聘)等方式使用干部數的50%。結合2021年鄉(鎮)領導班子換屆需要,研究選拔優秀駐村工作隊員充實鄉(鎮)領導班子的措施,單列一定職數優先選拔優秀工作隊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任職。對表現突出的工作隊員,在換屆調研中注意了解其留任意願,掌握一批適合到鄉(鎮)任職的優秀工作隊員名單。二是開展工作隊員專項考核。根據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對2019年以來工作隊員抓脫貧攻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專項考核,按所轄工作隊員總數的20%比例確定“好”的等次,專項考核中“好”的等次人員與年度考核優秀等次人員原則上不重復,專項考核結果與年度考核結果同等看待。三是分級表彰表揚駐村工作隊員。在自治區評選表彰的基礎上,縣級層面按照不低於所轄工作隊員總數40%的數量進行通報表揚,表彰表揚人選原則上自治區、市、縣三級不重復。對獲表彰表揚人選制定相應獎勵措施,強化正向激勵作用。
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一)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百日攻堅”。圍繞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目標任務,印發2020年度那坡縣村集體經濟發展保障達標工作方案。重點聚焦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政策措施落地、產業項目落實、典型示范引領、產權制度改革、規范經營管理等工作任務,利用100天左右的時間,整合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攻堅。實行“一月一通報”,全力推動“七篇文章”落實落地。
(二)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十百千”工程。完成市級產業示范園區選址申報工作,並啟動園區創建,落實縣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區選址、實施項目與進度安排,研究出台扶持縣級集體經濟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若干政策措施,圍繞黨建引領、龍頭帶動、利益聯結等重點內容,制定縣級示范園區創建標准,明確進度安排和工作責任,推進園區項目建設,年底前組織驗收。(農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