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改革探索:防城港全力推進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

2020年05月26日10:48  來源:防城港市新聞網-防城港日報
 

江山半島白浪灘旅游景區

北部灣開海節

常態化演藝《秘境·東南亞》

探索全域旅游發展新路徑取得新突破

打造“邊境版”的全域旅游試驗區。所轄4個縣(市、區)全部啟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其中東興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已進入申報驗收階段。推動完善全域旅游綜合協調機制,相繼成立東興旅游法庭、旅游警察和旅游市場監察大隊、防城區旅游法庭和港口區旅游法庭。

彰顯文旅融合效應。挖掘唯一京族聚居地的獨特文化,創作了《秘境·東南亞》《12天籟·京島漁歌》等文化旅游演藝品牌並常態化演出﹔京族哈節入選102個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之一。依托海洋特色漁業民俗文化,創新推出以“游生態港城、吃生猛海鮮”為主題的文旅節慶“北部灣開海節”。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海上龍舟、馬拉鬆、海釣、網球等“中國-東盟”系列體育活動賽事。促進中越共建商貿旅游經濟,東興市與芒街市連續14年輪流舉辦中越(東興-芒街)國際商貿·旅游博覽會。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是廣西唯一列入國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的單位。

提升邊境旅游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海陸空立體旅游交通,機場選址報告通過中國民航局組織的評審會,防城港至東興鐵路項目已開工,中越北侖河二橋開放試運行,峒中國家一類口岸(含裡火通道)2020年將迎接國家驗收。東興國際旅游集散中心已成為全國陸地通往越南及東盟國家的最便捷通道,防城港高鐵乘客旅游集散中心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

構建旅游共建共享模式。支持和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開發建設鄉村旅游、民宿、汽車營地等1000多家,構筑建設形成濱海、邊境和十萬大山3大旅游帶。加強對紅樹林、森林、濕地、河流的保護工作,全市共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和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

探索產業發展引導新機制取得新突破

加強規劃引領。共投入2000多萬元,編制《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防城港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江山半島控制性詳細規劃》等6大規劃並實施。

完善要素保障。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印發《支持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防城港市委出台《加快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的決定》,市政府出台《關於加快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1+4”系列文件,從政策、資金、林地海要素供給等方面對文旅產業予以前所未有的支持,形成了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投資高地,目前白浪灘·航洋都市裡、中國·防城港體育小鎮等18個重大文旅項目得到用地支持。

創新投融資方式。組建防城港市文旅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試驗區重大基礎設施和文旅項目的融資及建設工作。率先在廣西開展“銀政擔”工作,為旅游企業融資開展擔保,出台《防城港市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文件,支持試驗區金融發展,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東興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進入了全國縣域20強,位居西部第一。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