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西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將於5月18日開幕

2020年05月12日16:24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彭遠賀攝

人民網南寧5月12日電 (彭遠賀)5月12日上午,2020年廣西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自治區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新聞發言人成偉光介紹了活動周的相關情況,並與自治區社科聯二級巡視員劉俊一起先后回答記者提問。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九條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周為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集中組織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公眾的社會科學普及活動。”經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今年將於5月18日至24日在全區范圍內舉辦主題為“科學精准防疫,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

成偉光指出,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是集中展示廣西社會科學發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也是廣西社會科學界一年一度的盛事。通過舉辦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有利於在全社會營造重視社會科學的良好氛圍,促進社會科學普及事業發展﹔有利於廣泛傳播社會科學知識,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干部群眾頭腦,提高人文社科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成偉光介紹,本次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將圍繞“科學精准防疫,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主題,組織開展一系列有關公共衛生安全防疫知識等方面的普及活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社科聯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發揮“聯”的優勢,廣泛動員,形成合力﹔發揮“智”的優勢,在資政建言、服務決策上顯作為﹔發揮“網”的優勢,強化疫情防控立體宣傳普及,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獻策出力。疫情引發了社會、經濟、文化許多新現象、新問題,活動周將向廣大群眾宣傳解讀中央和自治區有關防疫防控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廣大群眾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消除恐慌心理,科學戰“疫”,不斷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充分體現科普的大眾性、科學性,使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惠及廣大群眾,提高公民社會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

新聞發布會現場。彭遠賀攝

同時,本次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還將結合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廣西各民族和地方特色文化、增強民族團結、廣西鄉村振興知識等內容開展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尤其廣西各地、各單位將結合實際,圍繞主題,突出面向基層一線,充分展示社會科學的通俗性、大眾性、人文性、科學性和時代性特征。

今年的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承續往年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實行自治區、設區市、縣(市、區)三級聯動,即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自治區級各社科類社會組織、各高校社科聯、各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期也分別組織相應的活動。活動周啟動儀式定於5月18日舉行,主會場設在南寧,各市縣及有關單位也分別舉行相關活動,屆時將全面拉開廣西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序幕。

為了進一步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減少社會科學普及活動人員大規模聚集,同時又確保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連續性和時效性,本次活動周採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部分通過搭建2020年廣西社會科學普及活動網上虛擬展館,傳播社會科學知識,推介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實現在互聯網上的廣泛傳播。

劉俊指出,把社會科學普及活動開到互聯網上來,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突破以往線下活動的時間、空間限制,實現更廣泛、更便捷、更持久的知識傳播。一方面,有利於在互聯網上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宣傳黨的理論,引領社會思潮,佔領網絡輿論陣地﹔另一方面也有利於通過互聯網宣傳打造廣西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品牌和名片。

本次活動周的線下活動安排有:舉辦活動周啟動儀式,即5月18日自治區、設區市、縣(市、區)三級聯動同時啟動﹔舉辦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宣傳活動﹔深入基層開展專題社會科學知識普及活動﹔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分頭科普宣傳﹔開展《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條例》宣傳。屆時,自治區社科聯將組織社科專家和志願者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特別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展各類社會科學普及活動,辦出有特色有水平的活動周。

(責編:彭遠賀、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