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通報2019年度市縣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結果,南寧市良慶區在全區“52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的非貧困縣考核結果”中,獲二類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萬人以下的22個縣)“綜合評價好”等次第一名。
近年來,良慶區黨委、政府堅持把牢攻堅思想,把准攻堅方向,深入推進“四大戰役”,在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上下功夫。同時,將發展產業和村集體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搬遷、動員社會力量幫扶作為必須打贏的“五場硬戰”。
玉洞街道平樂村常住人口1.1萬多人,由於城市發展,土地征拆,村裡沒有土地用於發展產業,此前隻靠出租村委閑置用房收取租金,每年村集體經濟不到5萬元。2019年初,利用從南寧市財政局競爭得來的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專項資金,平樂村建起了佔地6畝的農貿市場,並於當年10月投入運營,每年可收入租金分紅等50萬元,其中15%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用於扶貧基金。
目前,平樂村農貿市場內共設90個攤位,通過提供攤位、鋪面以及保潔、工人崗位等方式,帶動貧困戶一百多人。2019年,玉洞街道3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均達30萬元以上,其中玉洞村收入392萬元,平樂村收入83.4萬元,那平村收入146萬元,已超過上級下達的年收入5萬元任務。
老鄉家園——良慶區大塘鎮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區是國家“十三五”計劃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項目於2017年9月底開始動工。為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預期目標,良慶區通過打造“扶貧車間”幫扶就業的方式,在移民安置點附近創辦正營單板廠、明營單板廠和聯營單板廠3個“扶貧車間”,優先吸納移民搬遷戶勞動力,既能夠安排移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實現就近就業,又能夠讓移民方便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促進移民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快融入、有收入。
良慶區還鼓勵貧困戶通過自力更生發展生產,引導和鼓勵搬遷戶發展產業,鼓勵搬遷農戶發展種植養殖等,如種植甘蔗、西瓜、番石榴、百香果、火龍果,養殖雞、鴨、豬、牛等產業,申請產業獎補,大大激發了搬遷戶的干事創業動力,在確保順利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有效增加易地搬遷群眾的家庭收入。
截至目前,良慶區大塘鎮扶貧車間共吸納易地搬遷移民43人,其中,建檔立卡勞動力就業43人,人均月收入超過2000元。良慶區將繼續瞄准攻堅目標,全面統籌做好人、財、物等多方力量,全力沖刺實現余下貧困人口(16戶40人)全部脫貧摘帽,全方位鞏固提升歷年攻堅成效,確保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王勇 卜英豪 趙鳳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