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昭平1月19日電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日前,昭平縣江口村小學歌聲飄揚,稚嫩的童聲中蘊含著純真的送別與感激之情。當天,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的青年合唱指揮家楊樂樂,為江口村小學少兒合唱團上本學期最后一節音樂課,並為學生們頒發結業証書。提升美育教育助力扶貧扶智扶志是該村脫貧攻堅工作特色之一。
江口村是2019年昭平縣22個計劃脫貧村之一,也是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定點幫扶的貧困村。2012年以來,江口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產業基地建起來了,寬敞平坦的道路通到家門口,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近40萬元,各項指標達到脫貧摘帽的要求。
2019年,昭平縣成立“四大戰區”、出台“1+N”政策和“1+2”責任體系以及“紅黑”榜獎懲辦法、增派干部124名,不斷健全“領導挂點、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網格化扶貧機制,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以更有力的作戰體系推進整縣脫貧摘帽工作。
同時,昭平縣堅持精准方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著力打好“四大戰役”,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服務、金融扶貧、消費扶貧、兜底保障等各項工作。該縣進一步強化控輟保學“雙線四包”責任機制,2019年全縣發放各學段資助、營養膳食、“雨露計劃”等補助7700余萬元,受益學生超過105000人次,從根本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建檔立卡貧困戶醫保參保率達100%,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方式全覆蓋、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覆蓋,實現貧困人口病有所醫﹔投入5000萬元完善各搬遷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移民搬遷后續管理工作,安排移民搬遷戶勞動力47人作為安置小區的管理員、保安、保潔員,以“黨組織引領+黨群服務中心+物業管理+基礎活動室+就業服務中心”的管理模式,切實解決移民搬遷戶的后顧之憂﹔以茶葉、鬆、油茶等產業為代表的“5+2”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6.30%,截至2019年12月15日,昭平縣發放產業獎補資金4164.3萬元,19122戶(次)貧困戶受益﹔建設扶貧車間10個,新增鄉村公益性崗位2980個,提升脫貧質量和成效的措施更有力。
該縣還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夯實工作責任,開展脫貧攻堅“百村萬戶大走訪”暨“扶貧工作日”活動,大力推行“四有”群眾工作法,明確“三看三問三幫三確保”幫扶要求,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反映群眾心聲、解決群眾困難﹔在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集體經濟和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等方面投入資金8.23億元,加大對深度、極度貧困村的扶持力度,扶持貧困村發展起竹鼠等一批特色產業﹔在廣西率先推進“雙保聯動”保險扶貧防貧體系,為貧困戶脫貧摘帽加“底氣”﹔深化與中航集團在“直接幫扶、志願幫扶、特色產品開發、特色產品採購、品牌宣傳推廣、特色旅游合作、扶貧專項招聘、人員交流培訓”等方面的合作,不斷創新東西部協作方式並拓展協作范圍,在鼎湖區成立“東融辦”,推動昭平全力“東融”發展。
2019年昭平縣有望實現整縣脫貧摘帽、22個貧困村脫貧出列、6142戶24934人脫貧銷號的目標,貧困發生率將由“十三五”之初的18%降至1.41%。(李竹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