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改革起——遼寧優化營商環境在路上

2020年01月15日08:4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風從改革起——遼寧優化營商環境在路上

組合拳連續打出

這是遼寧忠旺鋁業有限公司的鋁制品生產線(2019年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工人在葫蘆島益豐(集團)運動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加工泳衣(2019年3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春江水暖鴨先知。從“投資不過山海關”到“投資正過山海關”,一字之變,正是營商環境的深刻轉變。

從“槽點”入手,動真碰硬——

不久前,沈陽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收到政府相關部門轉來的280萬元,這是政府拖欠企業近10年的款項。總經理秦廣財感慨地說,陳年舊賬解決了,政府的形象也改變了。

“吃拿卡要”“不講誠信”……這些曾是吐槽東北最多的“點”,如今也是變化最明顯的“點”。

三年多前,遼寧省出台全國首部省級規范營商環境建設的法規,此后成立首個省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機構。此后,遼寧又跟進提出清理政府欠款,提供全方位服務等,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不斷發力。

“效率高了,服務好了。”這是北京中慈集團總裁張淑萍的切身感受。鐵嶺市清河區為企業配備了“項目管家”,主動到企業問需求,帶著或者代替企業相關負責人跑審批,全程提供服務。

兩年多前,中慈集團第一次來到鐵嶺市清河區,只是為了購買一處閑置廠房。區裡不僅快速辦好了房產証,后續還為廠房擴建等開通了綠色通道。通過幾年來與當地政府的接觸,讓集團對營商環境改善深有感觸,決定將設在外地的7座生產基地全部遷至清河區,新工廠2020年起陸續投產。

向“痛點”施藥,協同發力——

營商環境問題是“表”,體制機制問題才是“根”。遼寧的改革由表及裡,向深水區挺進,向病灶痛點發力,打出一整套改革“組合拳”。

去年,遼寧省圍繞告知承諾制、合理劃分審批階段、精簡審批環節等方面做了具體部署,要求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90個工作日以內﹔在沈撫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依靠網絡技術和稅務、工商等部門梳理簡化審批件、優化審批流程等手段,實現了企業開辦辦理時限不超過4個小時……

“體制機制的活力,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沈撫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為東說,這兩年新區推進管理體制扁平化、開發建設市場化、用人分配企業化和管理服務高效化等改革措施,人氣越來越旺,“體制一變天地寬,我們有信心打造東北的‘經濟特區’。”

不僅如此,國資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革……一系列改革舉措的紅利還在逐步釋放。

在“難點”較真,革故鼎新——

要改革,不解放思想不行。

在遼寧忠旺集團的產品展示區,全鋁打造的汽車骨架、高鐵車廂、木紋家具、建筑模板等一應俱全,看得人眼花繚亂。

忠旺集團總經理陳岩說,遼寧曾經重國有、輕民營的觀念沒有市場了,正在形成一個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好環境。“這樣我們才能專注主業,潛心研發,不斷拉長、提升傳統鋁制品的產業鏈條,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