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发挥中医传统优势 针药救治疑难危重症

2023年04月13日08:2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中医从来不缺乏应对疑难危急重症的理论及手段,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从《千金要方》再到《温病条辨》,经典之中饱含精华,古人用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中医博大精深的内涵。近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针灸科治疗疑难危重症上迈出了新路子,在中西医协同治疗中充分发挥传统优势,造福病患。

针灸疗法—毫针刺疗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针灸疗法—毫针刺疗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发挥中医特色 针药治疗危重症

71岁的韦阿姨长期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并因为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家中。今年年初,韦阿姨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在药物、仪器的维持下,其家属还是收到了病危通知书。转院至广中医时,韦阿姨昏迷不醒,全靠药物维持血压和呼吸。

广中医针灸科立即成立专门治疗小组,在科主任何列涛、科副主任粟胜勇带领下,由副主任医师黄毅祥、副主任医师黄尉、主治医师韦柳庄、住院医师张燕琦、赵月玲团队尽全力进行评估、救治。同时,集合全科人员组织进行相关疑难危重讨论,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何列涛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何列涛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在稳定血压、抗感染等基础西药治疗的同时,该科发挥针灸及中医药特色,给予患者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经过2周的治疗,韦阿姨逐步好转,意识恢复,神志清晰,呼吸平和,血压稳定,可以简单对答,复查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好转,最终撤除面罩吸氧,停用抗生素、激素、抗凝等大部分药物。

“采用针灸治疗疑难危重症自古有之,晋代医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就纪录了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针灸科副主任粟胜勇表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而不能治疗急性病,其实是一种误读。

而中药治疗危急重症的手段更是繁花似锦。《伤寒论》短短数语中精华毕现,如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又如《温病条辨》:“汗多而脉散大,其为阳气发泄太甚,内虚不可留恋可知。生脉散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也。以人参为君,所以补肺中元气也。”还有《血证论》:“三味一补、一润、一敛,共凑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等等不一而叙。

理顺体内“矛盾” 治病必求于本

人体如同自然环境,中医药治疗就是着眼于整体环境的改善,而非对抗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粟胜勇认为:“简而言之,与其强行压制冲突,不如理顺体内的‘矛盾’,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中医能治疗各种疾病的核心理念。”

在粟胜勇看来,中西医协同的效果是“1+1>2”,用好中医,提早介入,能减轻患者不少痛苦。“今年,一名40岁左右的女患者韦某病危,在我们医院救治。胸心血管外科向我发起会诊,尝试用针灸和中药治疗。”粟胜勇回忆道,他给出的方子以益气养阴为主,用了大剂量补气的中药。

病人在中西医协同治疗下,几天后病情好转。粟胜勇再次开了10副药给她带回家,嘱咐她:“吃完再看看。”没想到,10天后,韦某来到针灸门诊,特意告诉他:“我没什么事,挺好的了。”这让粟胜勇大感欣慰。

粟胜勇开展毫针刺疗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粟胜勇开展毫针刺疗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不久前,一名正在就读高二的小姑娘跟着妈妈来针灸科调理失眠的情况。小姑娘吃过西药,但是感觉作用有限,于是慕名尝试针灸和中药。“现代人精神压力大,抑郁、焦虑、失眠的状况变得常见,这些年我们在治疗新的疑难病种上也卓有成效。”粟胜勇介绍。

粟胜勇表示:“我们发现轻中度的抑郁症病人,只要还愿意去寻求帮助,在这里经过治疗,症状都有所改善,整个人的状态也慢慢恢复。”

粟胜勇认为,真正把握中医针灸的临床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医讲究“异法方宜”,人和人是不同的,看似相同的病状,其病因病机可能迥然不同,所以中医是在总体辨证诊断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治疗。

“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才能够生存。如果晚上该睡的时候不睡,早上该起的时候不起,时间一久,身体的规律与自然相悖,会出现功能性紊乱,然后积少成多日久产生器质性改变。”粟胜勇解释道,疾病不会“突然出现”,只是在功能性紊乱阶段患者往往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症状,而这其实是中医介入的最好时机,预防身体走向“极端”。

患者送锦旗致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患者送锦旗致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保持传统特色 走现代化的道路

据悉,针灸科作为广中医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重点发展科室之一,成立至今将近有70个年头,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自治区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广西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针灸科平台协作组组长单位,广西医联体“广西针灸联盟”牵头单位。

科室拥有全国名中医黄鼎坚教授,广西名中医庞勇、易光强教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首届国家青年岐黄学者粟胜勇教授等在内的20多位针灸专家团队。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5人;博士3人,硕士12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4人,博士在读2人。在技术力量及规模上,在全区同行业中堪称第一。

针灸科团队合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针灸科团队合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针灸能有效治疗各种痛症历史悠久,针灸科一直重视针灸经典的传承,通过临床实践形成了自有的特色优势。目前,该科开展对中风病、眩晕、头痛、脑动脉硬化、面瘫、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骨质增生症、带状疮疹等100多种疾病的治疗。

保持传统特色,走现代化的道路——这是针灸科的学科发展理念。为提高临床疗效,针灸科在坚持以医疗为主导的同时,也重视科研工作,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并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近年来,学科已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如“针灸治疗颈椎病”“针灸治疗失眠”“小针刀+中药外敷治疗痛症”等疗法,都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为病人解除沉疴。

“这些年,我们也在开展新的治疗方法研究,如精神类疾病、美容减肥、抗衰老等等。希望能充分发扬中医的传统,同时结合广西民族医药的特色疗法如壮医、瑶医等,为更多患者提供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粟胜勇表示。(覃心、韦柳庄、黄梦瑶)

(责编:覃心、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