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广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2年11月02日15:58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南宁11月2日电 (王功孝、实习生梁斯)11月2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闻发布会。据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广西连续两年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相关部门,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制度设计。印发《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部署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印发《广西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要点》等文件,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并与存量用地盘活有机结合,优化功能布局和开发强度;南宁、梧州等6市建立了城市更新工作机制,柳州、桂林等6市出台了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开展城市体检。有序推动广西城市体检“四个一”体系建设,即:建立一套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构建一套城市体检评估信息系统,出具一套城市体检评估报告。目前,已初步构建全区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对14个设区市和14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摸底调研,启动全区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南宁市、柳州市两个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开展体检工作。

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坚持“留改拆”并举,推进老旧城区、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和城中村、背街小巷、危旧房改住房等“三区一村一巷一房”改造。全区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767个、惠及居民50万户,改善了近150万人的居住环境。全面启动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2022年计划改造背街小巷4023条,目前已开工3413条。持续推进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全区累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14300公里,完成投资510亿元;排查城市易涝积水点402处,实现全区城市建成区28%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动桂林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3年内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亿元,撬动53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面完成30年以上的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已建成市县污水处理厂131座,处理规模达569万吨/日,建成在用70座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3.19万吨/日。

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颁布《贺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机制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项,实现全区14个市全覆盖。全区有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个广西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有9个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已公布36片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678处历史建筑。

多渠道筹措资金。联合金融机构,推动市县以片区为单元整体打包策划城市更新项目,并开展融资。目前全区已策划城市更新融资项目包43个,已有5个项目实现融资落地,融资总额约19.7亿元。推进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PPP项目65个,目前已落地项目5个,总投资约25亿元。

(责编:王功孝、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