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一条“灵渠”通南北 民族团结谱新篇

2021年12月07日10:29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广西兴安县博物馆自建成开馆以来,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主线,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工作重心,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工作,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在博物馆生根、开花、结果。

深挖掘、强传承,推动灵渠文化绽放光彩。一部灵渠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发展史。灵渠,沟通了漓江和湘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是兴安文化耀眼的金字招牌。兴安县博物馆依托这厚重的历史资源,彰显特色展陈,竭力讲好灵渠促进中原与岭南百越民族融合的故事,讲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原与海外文化的故事,讲好唐宋时期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况,讲好“开山歌”“马仔调”和“瑶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具有民族特点的优秀文化遗产,让各民族群众在这里共聚、共学、共享。

勇创新、促共建,夯实民族团结重要阵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根脉。今年以来,兴安县博物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壮族三月三等节假日为契机,创新开展知识讲座、演讲比赛、书画摄影、摩崖拓片体验、文物研学等活动30余场次,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持续开展“馆校共建”活动,与省内外中小学、高校等20余所学校,构建起常态化“馆校合作”机制,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团结模范事迹得到广泛宣传。

广宣传、全覆盖,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要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为魂魄、为纽带。兴安县博物馆积极探索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宣传新路子,强化舆论引导,把牢意识形态,充分运用“兴安县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以及出版物、电视等打造丰富的宣传载体。今年以来,推送公众号文章200余篇,点击率数十万人次,影响面广,影响力大,实现了兴安历史文化与公众的相互认知,真正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

拓平台、惠民生,铺就民族团结幸福路。自博物馆开馆以来,一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至今已接待参观者50余万人次,迎接各党政团队、学生团队、妇女团队、统战团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团队2000余个,让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公众,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感受到文化自信引领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下一步,兴安县博物馆将继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融入日程工作中,着力把博物馆创建成为全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凝心聚力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共同谱写兴安县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唐莉静)

(责编:周雨乐、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