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大业镇:以高质量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近年来,岑溪市大业镇持续推进镇村纪检监察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在实现监督全覆盖和发挥监督实效上下功夫,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出实招,努力推动基层监督有效全覆盖。
突出阵地建设,推动从单一推进向立体覆盖转变
健全基层监督体系。大业镇落实行政村廉洁工作站村级全覆盖,完成了统一人员配备、统一硬件配备、统一工作标准的阵地建设。落实行政村纪检委员、廉洁工作站副站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位一体,实施党务、政务监督全覆盖。落实行政村党员干部“互廉网”和项目资金“物廉网”监督墙,让监察对象包括“三委”成员、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项目资金包括村集体经济、民生资金、项目建设及村干部“微权力”清单及行使“微权力”红线晒在“阳光”下,对人、事、物、资监督全覆盖。据了解,2021年大业镇共公示行政村“三委”成员162人、农村党员1239人、村民小组长316人、集体经济153.3万元。
突出宣教并举,推动从传统灌输向常态渗透转变
渲染廉政文化氛围。大业镇因地制宜,依托当地浓厚的牛娘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等项目内容相互融合,再以牛娘戏的形式“唱”到广大群众心坎里。同时,结合当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以案为鉴强警示、清廉家风扬正气”等廉政主题活动以评比文明户、五好家庭的形式组织开展,“树”起了全镇正气充盈、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此外,还精心打造了“一村一品”廉洁文化教育阵地,如板么村“文明走廊”、古万村“孝廉园”、“清廉楼道”等文化宣传教育载体,让穿行在楼宇间、乡道里的党员群众抬头驻足时便能“闻”到浓浓的“廉味”。在此基础上,大业镇还把廉政教育寓于“绿荫讲堂”“清廉家风”廉政党课,指尖上的“微课堂”,“清风护航e站”发送“廉政提示”,让线上线下的党员群众都能“熏”到深深的廉洁文化。
突出靶向监督,推动从单独监督向联合监督转变
高质量推动基层监督。大业镇将监督机制下沉,结合“一站两网”基础数据,运用发散思维,紧盯民生资金、项目管理等使用权、决策权,既监督决策过程,又监督履职尽责过程;既监督职权范围,又监督履职效果,实施“全链条式”监督落地。同时,以群众痛点、难点、堵点为切入点,运用聚合思维实行提级监督,紧盯集体经济多、工程项目多、资金投入多的重点村的财产管理、重大事项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对提级受理进行直查直办。另外,大业镇还加强了协同监督,结合“一组(站)两网”数据,驻市直部门纪检监察组与乡镇纪检监察组织联动,紧盯项目管理从源头审批、前端落实和后端运行各环节全过程,形成监督闭环,实施上下游联动监督。如结合古味村“一站两网”与岑溪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展改革局纪检监察组“一组两网”数据,以“组站”联动方式构成监督闭环,对岑溪市大业镇古味澳洲坚果种植示范基地(易地扶贫后续产业)建设项目工程进行全监督。
突出标本兼治,推动从盯违法向挺纪在前转变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大业镇实行常规式监督,依托当地正在推进的“作风兴市”主题活动,把日常监督制度化、常态化,联合组织部门对监督单位和监察对象实行“日常考核”制度,让党员干部习惯在“显微镜”下工作。同时,实行预警式监督,依托已查办的典型案例,把“以案促改”“以案示警”制度化、常态化,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前两种形态,促进教育、感化、威慑融合,在“治未病”上先作为,以高质量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廖燕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