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开展常态防贫监测工作 稳中推进“五个振兴”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周雨乐摄
人民网防城港11月18日电 11月18日下午,防城港市港口区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关情况。据悉,港口区在过去一年中落实工作领导主体责任,健全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打造因地制宜特色产业,并不断提升乡村风貌、培育文明乡风。
港口区抓牢产业振兴“牛鼻子”,立足区情实际,找准乡村振兴与临港大工业和滨海旅游业的结合点,引进1600多亩生态种养农业产业园项目,打造了17个农业产业示范区(点),带动农户养殖大蚝、光坡鸡,种植红衣花生、红香薯、海红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业格局。
同时,港口区以企沙渔港经济区为着力点,建设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为基础,集口岸开放、鱼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城镇发展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渔港经济区。据统计,港口区在前三季度中,海水养殖产量176826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58元,增长12.2%,位列防城港市第一;26个村全部提前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万元目标任务。
港口区通过落实“常态化监测+集中排查”和“线上+线下”同步比对的方式,开展防贫监测对象的排查认定和帮扶工作,对符合条件的170余户农户发放奖补金额65.6余万元。同时,该区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按照每人2000元/月的岗位补贴标准,安置脱贫劳动力172人。截至目前,港口区共有防贫监测对象86户265人,已消除风险38户122人。
此外,港口区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覆盖率达100%,其中牛路村、山新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与此同时仍保持控辍保学“动态”双清零的成果。全区223个自然村(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8.91%,第二批“两高”沿线特色风貌农村房屋完工率达74.58%。
据了解,下一步,港口区将继续在稳中求进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建成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周雨乐、于思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