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防城港白龙珍珠港:最后一个“南珠”守望者 

2021年11月15日15:4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詹军妻子正在展示珍珠插核技术。人民网 黄子婧摄

人民网防城港11月15日电(黄子婧 王勇)11月1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开展了“庆建党百年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主题新闻网络联合采访采风活动,采风团来到江山镇白龙村白龙珍珠港。

白龙珍珠港是我国闻名遐迩的南珠产地之一,出产的珍珠以颗粒圆润、凝重结实、色彩艳丽而著称于世。

以前,白龙村是名副其实的“珍珠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珍珠。

如今,“珍珠村”只剩下詹军一家在坚持养殖珍珠了。

1993年,詹军一家开始走上养殖珍珠的道路。一路走来,詹军既是南珠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以前村里几乎每户都养殖珍珠,尤其是2000年左右。后来大家慢慢不做了,现在只剩我们了。”

珍珠制作的成品。人民网 黄子婧摄

前些年在珠价走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许多村民开始转行养起了对虾。对虾养殖周期短收益快,而珍珠养殖一年一收,不仅周期长,还需要技术,从育苗、插核、育珠,每个环节都不能怠慢。一个珍珠贝插两颗珠核,一般成活率在50—60%,接近一半的劳动作废,前期投入高。“想坚持下去,这么多年有感情了,不想南珠没落。”詹军感叹。

今年,詹军雇了50多名村民来工作,仅插核工人就有30多人,每天工费150元,大多为40岁左右的妇女。“手快的工人一天可以插600枚珠贝,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会这个技术,很多都外出打工了。插核一般从三月份开始,做三个月左右。”跟着父亲詹军一起打理珍珠养殖的詹期积说。

收获的珍珠有固定的收购商来收购,主要销往广东。“去年养殖了80亩珍珠贝,收获大约80斤珍珠,价格在3万元一斤左右。除去投入的资金,也只赚了几万块。”詹期积说。

这几年,由于环境的污染,加上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珍珠的产量不断下降。“尤其是今年,损失很大,因为海洋污染以及其他养殖公司在洗网时处理不当的影响,现在有近九成的珍珠贝死亡。”詹期积表示今年的压力很大。

为此,詹期积希望政府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支持珍珠养殖。如今,詹期积正在慢慢地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珍珠养殖的“接力棒”,他也希望南珠发展能够越来越好。

(责编:王勇、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