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科教文卫

河池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助病人脊髓损伤康复

2021年08月10日10:3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康复科医护人员合影。河池市人民医院供图
康复科医护人员合影。河池市人民医院供图

脊髓是我们身体中重要的神经中枢,是神经传递的“高速通道”——大脑发出的指令,需要通过脊髓来传递到身体的每个部位。但是,脊髓损伤后常常带来各类严重的并发症,如截瘫、大小便障碍等。因此脊髓损伤趋于稳定后,应尽快开始康复治疗,力争恢复到最佳功能水平,达到重返社会的最终目的。

康复之路,亲情相伴

50岁的毛阿叔来自贵州兴义,在一次工作中不幸意外受伤,工友将毛阿叔送去河池市人民医院救治,检查后诊断为左侧额骨粉碎性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骨盆多发性骨折;L3、L4锥体及附件粉碎性骨折并累及椎管……经过多学科紧急会诊和救治,毛阿叔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由于毛阿叔没有做过康复锻炼,双腿功能并未恢复,只能简单地挪动,为了能让毛阿叔恢复正常的行走能力,河池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医护人员为其进行了康复治疗。毛阿叔头部受伤,意识相比之前较差,刚刚开始进行康复治疗时极其不配合,有时消极颓唐,有时焦虑烦躁,甚至会打骂自己的妻儿,康复治疗难以进行。

毛阿叔的儿子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康复工作,在他耐心劝说和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的热心关怀下,毛阿叔渐渐重拾信心。“来,坚持,用力抬起你的腿。”在康复治疗师的积极鼓励和治疗下,毛阿叔从本来只能简单挪动双脚,终于恢复到能在助行架下简单步行。

在治疗结束后,小毛也积极请教康复治疗师脊髓损伤自我康复的方法,并在病房监督毛阿叔进行“课后作业”。康复之路,亲情相伴。康复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家人的陪伴与鼓励,才是患者康复的最大动力!

全面康复,重燃生命之火

25岁的小杜来自河北,在一次意外中,他不幸从高处坠落,经检查诊断为腰椎脊髓损伤。入院时,坐立不能,双下肢只能在床面简单挪动,无法自主抬高。康复医学科技术主任覃兴乐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李新洲副主任医师依据全面康复的理念,针对小杜的病情进行全面介入,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

针对小杜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康复治疗师刘智依据神经发育学原理,运用运动再学习技术、PNF技术等进行治疗。在训练双下肢肌力的同时,训练小杜坐位平衡,跪位平衡,同时增强躯干控制能力,最后过度到站立位平衡。在达成站立位平衡后,强化迈步训练,促通下肢感觉,从而提升步行能力。李新洲副主任医师通过康复医学科特色微针针刺治疗,刺激膀胱、骶尾部区域,成功解除小杜的排尿障碍。并通过针刺刺激双下肢,促进双下肢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提升。同时运用中频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物理疗法,促进双下肢肌肉自主收缩。经过康复医学科医护团队悉心的治疗及护理,最终,小杜出院时已经能拄拐独立行走。

脊髓损伤后带来的后遗症多种多样,只有全面康复理念才能减轻患者并发症。脊髓损伤的康复之路道阻且艰,重返社会,不仅需要患者自身的毅力,还需要亲人的鼓励与陪伴。贯彻全面康复的理念,才能综合解决脊髓损伤带来的各项难题。全面康复,携手共进,康复医学科为您重启第二人生。(欧歌)

(责编:庞冠华、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