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二十冶助力 巴马群众“搬”进幸福新生活

2021年08月05日08:4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六能“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一栋栋小洋楼栉比林立,“搬出大山 走向幸福”“易地搬迁得民心 脱贫致富颂党恩”等标语在墙上、屋顶上随处可见,宽敞的柏油路规划有序,小孩子三五成群在小区广场上追逐玩耍,大人则三三两两地在树荫下、小店里乘凉、拉家常,居民、车辆进出小区……

六能“老乡家园”实景。人民网 彭远贺摄

城里生活的烟火气,弥漫整个小区,让人很难想象,在此生活的人们,以前却是住在崎岖的山地上,木头做的老房子阴暗潮湿、漏风漏雨,出门是泥泞的山路,小孩子上学不便,石漠化严重的土地里仅仅能种出一点玉米、土豆……

六能“老乡家园”居民搬迁前的居住环境。建设方供图

为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易地搬迁刻不容缓。“搬得出”是关键,“有房搬”是基础。2017年5月,中国二十冶集团正式担负起巴马六能“老乡家园”工程的建设任务。

要完成好任务,并不容易。六能“老乡家园”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均超10万平方米,工程主体为新建36栋多层建筑,还包含道路、广场、停车场、消防等公共配套设施。

航拍六能“老乡家园”。建设方供图

“这一工程不仅体量大,施工难度也大,紧迫的时间、恶劣的天气等因素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挑战。”中国二十冶集团党委副书记杜志信说,项目建设团队秉承“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克难攻坚,为巴马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巴马时有不间断的雨水天气,对场平施工质量出了难题——土方含水量大,使得部分高填方区域土方回填区域密实度难以控制,为后期施工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但这支建设团队敢打硬仗,无惧挑战。

中国二十冶华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质平说,项目党支部与项目工作机构同步设置,采取“白+黑”“5+2”连续奋战模式,既当好项目建设的“指挥员”,也成为带头实干的“战斗员”,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攻坚战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的“巴马速度”。

六能“老乡家园”实景。人民网 彭远贺摄

“为保证施工质量,每一次施工前,时任六能项目经理钟灵都要对组织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保证每名作业工人都明确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程序施工。”中国二十冶华南公司副总经理韦标波介绍,施工阶段的每个项目都经历了严格把关,对关键工序全数检查,保证主体框架质量均在受控范围以内。

本着“人停机不停,人歇工作面不歇”的原则,项目建设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安排多班次工人加班、加点施工,合理轮班昼夜交替抢工。

航拍六能“老乡家园”。建设方供图

“每个夜晚,施工现场的照明灯如同一个个‘人造太阳’,保障木工、钢筋工、砼工等工种都在施工。工序交接、工作面交接实现穿插施工、无缝搭接,前面完成了水电预埋,后面就紧接混凝土浇筑,大大加快了施工作业速度。”中国二十冶广西巴马区域项目指挥长胡万君感慨地说。

日夜兼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限定的交付时间内,二十冶建设团队保质保量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伴随着喜庆的声声鞭炮和老乡们的欢声笑语,六能“老乡家园”迎来了搬迁户们的正式入住。

航拍六能“老乡家园”。建设方供图

“前一晚得到入住的通知,我高兴得一晚都睡不着。”对于前几年入住安置小区新房的情景,巴马县西山乡坡林村弄论屯的村民万再现依然历历在目。“得到房以后,我把我小孩也带来县城读书,把阿爸阿妈也接来县城享清福,我在县城也找到了工作,生活就这样好起来了。”

六能“老乡家园”项目的成功交付,让3000多名搬迁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城区楼房,让近200名孩子从此告别山高坡陡、蜿蜒崎岖的上学路,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梦想。

二十冶还充分利用“老乡家园”设置的两层商业网点,招商引资,吸引搬迁户入股拿分红,为搬迁户提供就业机会,想方设法帮助大家增加家庭收入。

从巴马县燕洞镇子帽村搬进六能“老乡家园”的卢光雄,不但告别了潮湿漏雨的老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易地搬迁项目楼房,还在巴马县城里经营起了家具店,生意虽小,但对比从前的贫困生活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六能“老乡家园”实景。建设方供图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巴马全县搬迁规模为2029户共计9700人,其中由二十冶承建的六能和巴徐“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入住搬迁群众1281户,共计5100余人,占全县搬迁规模63%。

正是在央企二十冶的积极助力下,万再现、卢光雄们得以告别穷山坡,搬入新城区,开启幸福新生活,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彭远贺 实习生田沁园)

(责编:彭远贺、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