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概况

2021年06月08日10:43  来源: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河池市西北部,县域历史悠久,早在两万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在这块弱土,境内有新石器时代出土古文化遗存;最早设立县级以上行政建置,始于宋朝崇宁,先前秦分属象郡及桂林郡,汉属郁林郡广郁县,三国属郁林郡,晋至南陈属晋兴郡,隋属郁林郡,唐属邕州,五代属田州。宋属芝山、都黎、思阳等羁縻县,元属文州庆远路。明置岜马、甲篆、万冈等土巡检司,清属地分思恩府、庆远府和百色直隶厅所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为开化边民,施政便利,设置万冈县,1949年12月万冈县解放,1953年4月23日,经政务院批准,撤销万冈县,1956年2月6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根据民族意愿,兼顾历史上曾有“岜马”这个旧名,成立巴马瑶族自治县。1965年河池专区成立,巴马划归河池专区(后为河池地区)。2002年河池地区撤地设市,巴马属河池管辖。历经多次的区域的变动,今日巴马全县幅员面积1976.42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0月25日,巴马瑶族自治县目前有80—89岁老人4741位,90—99岁老人744位,100—109岁老人83位,110岁以上老人6位。

巴马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是中国目前唯一被国际、国内共同认可且世界唯一长寿人口持续增长的长寿之乡,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国内双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的县份;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先生赞誉为“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百岁寿星比例位居世界五大长寿乡之首;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县总人口29.83万人,其中,90-99周岁老人有741人;100周岁以上老人合计有83人,寿星比例为34.48人/10万人,是世界长寿之乡认定标准的3.31倍,位居世界五大长寿乡之首。

巴马是国际长寿养生旅游。主要旅游资源:巴马属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总时数1531.3小时,全年无霜期338天,年均降雨量约1600毫米,相对湿度79%。年均气温18.8℃—20.4℃,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最高达20000个以上,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巴马生态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高,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县域生态环境适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空气、水、地磁、食物、环境等长寿因素,每年有十万左右的“候鸟人”聚居这里养生度假。是长寿养生环境神奇独特之地。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和谐交汇自然景观旅游主要景区(点)有:大洛水晶宫景区、百魔天坑景区、水波天窗景区、赐福湖风光、龙洪田园风光、弄友原始森林、盘阳河风光、那社“命”河、好龙天坑群以及坡纳农家乐、敢烟仁寿山庄、达西儒礼桃花源新村、赐福湖风情岛、巴根山寨等长寿探密,民族风情景区(点);人文景观即红色旅游景区(点)有: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中共右江特委、右江革命委员会旧址,韦拔群牺牲地——香刷洞和长寿博物馆。其中,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师、中共右江特委、右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赐福湖风情岛大型山水实学剧《梦.巴马》、坡纳农家乐;全国唯一一家县级长寿博物馆—巴马长寿博物馆;全县有国家4a景区5个:盘阳河景区、仁寿源景区、长寿岛景区、洞天福地景区、水晶宫景区;宾达斑斓乡村旅游区、仁寿乡舍乡村旅游区被评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坡纳养生基地—达西儒礼桃花源—仁寿文化源线路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坡纳被评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巴马是“中国香猪之乡”。巴马是香猪原产地,香猪个小体圆,皮薄肉细,胴体精瘦,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营养丰富,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称。巴马香猪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早在宋朝就已作为贡品进贡皇室。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物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巴马是少数民族聚居境内居住着瑶、壮、汉、仫佬、毛南等12个民族同胞,民俗民风淳朴,瑶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多彩,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巴马有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等。蓝靛瑶的盘王节,祝著节,家家杀猪宰羊、蒸五色糯饭,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群集庆祝,唱笑酒歌把盏传情,跳铜鼓舞欢庆丰收,韵味浓烈。三月三歌节,青年男女带五色饭和红绿鸡蛋,成群结对赶歌圩。来到巴马,你还能看到蓝靛瑶抛绣球,土瑶射弩、打陀螺、等古朴的风俗。

2019年后,巴马瑶族自治县成功退出贫困县系列,完成4147户19040个贫困人口、2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达到了整县脱贫摘帽标准。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如期实现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0023元,年均增长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259.88元增加到2019年的8643.47元。

巴马区位优势。巴马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通往桂东南沿海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地。距南宁市252公里,距河池市197公里,距百色.巴马机场和南昆铁路70公里。随着“铁、公、机”交通基础设施瓶颈的不断突破,巴马作为滇黔桂区域大旅游圈的中心地位日益凸显。百色·巴马机场、河池机场是巴马旅游发展的两翼,航空为巴马的旅游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6年来,巴马县先后实施道路建设项目(含桥梁、生产道路、安保工程等)727条1495公里、完成276个屯屯内道路硬化,104个村和1106个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硬化路,实现村屯道路连通成网。截至20201年,河池至百色经巴马高速公路现已建成通车,目前在建项目还有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河池段)、天峨经凤山至巴马高速公路段以及巴马至凭祥高速公路巴马段,高速路的建设为巴马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此外,同岁—所略、坡月—那乙二级公路,凌云—平果、东山—江州三级公路,盘阳大道、深圳大道等路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十四五”期间,巴马县将建成7条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网更加完善,将为巴马县三大产业定位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也将为巴马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同时,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涵盖了河池市六个县和百色市四个县(区),而巴马位于其他9个县区的核心区,其区位优势不言自喻。

巴马品牌优势。巴马先后荣获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香猪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十大富硒之乡、全国县域旅游之星、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全国环境质量优秀示范县、中国十佳最美小城、最适宜人居和最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旅游局扶贫示范县、国家旅游局定点扶贫县、国家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广西优秀旅游县。全县有国家4a景区5个:盘阳河景区、仁寿源景区、长寿岛景区、洞天福地景区、水晶宫景区;宾达斑斓乡村旅游区、仁寿乡舍乡村旅游区被评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巴马享有“长寿圣地·养生天堂”的美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寿现象源远流长,不断演绎生命奇迹,是全球公认、世界瞩目的长寿之乡,也是世界唯一长寿人口持续增长的地区。近年来,巴马充分利用“长寿养生”及“巴马”这个金字招牌,大力发展长寿健康养生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2.9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排全市第二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上年提高34.3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6%;全年全县财政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4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

来源: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责编:刘佳、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