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言“文旅融合”——

以文兴旅 以旅彰文

2021年01月21日09:29  来源:广西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是自治区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全区各地围绕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有效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何多措并举,加速推动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委员们通过小组讨论、提交提案等方式建言献策。

2003年起,我区建成10座“民族村寨型”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构成了“1+10”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生态博物馆)体系。“实践证明,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促进文旅融合、提高游客文化体验的有效载体,对于文旅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自治区政协委员、南宁市政协副主席黄均宁建议,从自治区层面开展“十四五”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探索将发挥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经济效益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相结合,激发当地群众有序参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运营的内生动力。同时,因地制宜推动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文化相融合,拓展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近年来,广西旅游已迈入大数据时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部手机游广西’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威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东看来,推动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他建议,可从更高站位打造全区文旅景区(项目)共享新经济,将“一部手机游广西”项目中的折扣优惠共享推广至更多的大型文旅项目,鼓励全区各大文旅企业或项目积极迈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进一步放大引领示范效用,保障其示范的可持续性。

广西作为我国唯一沿海又沿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造就了数量众多、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旅开发的“富矿区”。民盟广西区委提交提案建议依托旅游项目,做大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在旅游景区推出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乡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使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产业,提高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大对旅游精品景点和旅游产品精品的深度开发,让更多的民间文化、产品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掘民间文化精品为主的市场营运机制,逐步壮大民间工艺品加工业,探索一条文化兴旅游、旅游促文化、文化旅游助产业的发展新路。(记者王春楠、蒋予昕)

(责编:庞冠华、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