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劳永达从西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到那佐苗族乡母鲁村担任第一书记,从驻村那天开始,“为母鲁村村民谋幸福”是他工作的目标,他的真情帮扶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完善基础设施 铺就群众幸福路
母鲁村曾经是典型边远贫困山村,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母鲁村的经济发展。驻村后,劳永达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用于完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水利、住建、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为母鲁村新建村级道路15公里、4个屯通屯级硬化道路、新建3座便民桥、安装太阳能路灯121盏、新修水池2个。结合开展乡村治理“三清三拆”活动,新建新寨、老寨、未昔、大谷地屯共11公里的排污沟,有效解决脏乱差的现象。极大改变了该村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以前下雨天,我们开摩托出去,泥巴路很滑很难走。现在交通方便了,真的感觉比以前幸福多了。”母鲁村新寨队长唐炳行说。
产业兴旺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母鲁村地处山区,为了确保产业开发规模效益和群众长期受益,本着实地适生、实效、市场前景看好的原则,劳永达和其他驻村队员、村“两委”选择沙糖桔、油茶为母鲁村主导产业,鼓励群众发展沙糖桔产业和油茶产业。如今,母鲁村有沙糖桔1230.5亩,其中贫困户种植426亩,2016年至今贫困户共申请产业奖补12.1万元;在母鲁村建有母鲁奔康沙糖桔产业园500亩,带动周边群众务工,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该县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优惠政策,有力带动群众发展油茶产业,掀起油茶种植新高潮。母鲁村目前种植油茶3820亩,其中贫困户3319亩,2016年以来,贫困户通过种植油茶申请产业奖补36.2万元。母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1户,其中247户贫困户有产业。为使产业项目健康发展,劳永达向后援单位县人社局申请补助资金1.5万元用于开展技术培训,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方面于2019年9月份主动“走出去”学习,到普合苗族乡新丰油茶基地向专家学习请教,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带回来;另一方面,母鲁村委会还组织两次产业技术培训会,邀请农业方面专家现场指导示范,提高群众种植、养殖技术水平,确保产业项目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劳永达积极帮助贫困户申请并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感谢劳永达书记的帮扶,帮我家申请了产业奖补、稳岗补贴等。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越来越幸福了!”该村2017年脱贫户邓贵才说。
发展村集体经济 带动群众增收
2019年,劳永达和村“两委”决定使用集体经济资金12万元和深圳结对帮扶资金10万元成立母鲁村集体经济黄牛养殖场,截至目前已出栏 21头,2020年收益1.72万元,受益群众共计332户,其中贫困户251户。
2020年,劳永达又和村“两委”决定与西林县国有王子山林场租220亩的土地发展母鲁村惠民油茶产业园作为母鲁村集体经济。地租好了,但还没有到达种植油茶的季节,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劳永达想到了先种植玉米,给土地施肥。丰收的玉米既能成为黄牛养殖场那些牛的“营养品”,玉米桔杆也能让土壤更肥沃。于是劳永达鼓励在家的贫困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劳永达告诉笔者:“只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才能振兴。母鲁村新种植的油茶会给母鲁村村民受益。我们也将邀请技术人员来指导,我们的目标预计初产期亩产值700元,中产期亩产值将达2000元,盛产期亩产值将达3000元以上。”
“劳永达书记自驻村以来,为我们村办了很多实事,带领母鲁村群众脱贫致富,改变了村里落后的面貌,真的很感谢他。”母鲁村村主任杨世刚说。“我记不得多少个白天帮助群众建房、拆除危房、抗旱防洪,多少个夜晚入户宣传政策,但是我始终记得我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会用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母鲁村村民服务。”劳永达说。
如今,母鲁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帮扶下,在第一书记、工作队、村“两委”的带动下,以及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劳永达也因帮扶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百色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优秀工作队员”。(韦素雪、劳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