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桂林市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仪式暨现场观摩会在叠彩区叠彩街道办事处九华社区居委会举行。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滨、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国忠、市司法局局长诸葛旸、叠彩区有关领导出席仪式并为基层立法联系点集中授牌。17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有关专工委和司法局有关负责人、桂林市首批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等参加仪式。
会上,诸葛旸宣读了桂林市关于确定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文件,叠彩区叠彩街道办事处九华社区居委会、市律师协会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李滨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讲话。与会人员现场学习观摩了九华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情况。
李滨要求与会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定位;要立足职能职责,突出联系基层、行业等优势,广泛汇聚民意,构建常态化的听取群众意见的平台,进一步提高桂林市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为建设法治桂林,护航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桂林市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在建立健全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出台了《桂林市地方性法规制定条例》《桂林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等程序性法规和规章,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立法起草、立法听证、立法评估、立法征求意见、立法协商等制度,先后共颁布施行了8部地方性法规,5部政府规章,为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日益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进一步拓宽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将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周密谋划、仔细研究,最终确定了兴安县人民检察院、叠彩区叠彩街道办事处九华社区居委会、桂林市律师协会等22家单位作为桂林市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些联系点覆盖17个县(市、区),范围较广、结构合理,突出重在基层、代表性强,符合桂林市地方立法实际。为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规范运作,市司法局还研究出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和相关工作流程,对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定位、工作职责、建设要求、作用发挥和运行保障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并在叠彩区叠彩街道办事处九华社区居委会、桂林市律师协会等单位设立试点,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提供了样板和示范。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将成为立法机关连接基层的桥梁和立法语言的转换器,有助于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充分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搭建好立法的社情直通车,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科学民主立法,让“高大上”的立法更加“接地气”。(覃宁 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