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张国兴/摄
防城区白龙海域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林强/摄
贫困户在防城区那里蒙安置点内的服装厂实现就近就业。张国兴/摄
水产养殖是防城区扶贫产业之一。图为该区江山镇潭蓬村虾塘航拍。林强/摄
防城区是集“老、少、侨、边、山、海”于一体的防城港市辖区。“十三五”期间,防城区共有43个贫困村、贫困户2985户12599人,占防城港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37.8%。2016年以来,防城区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共实现39个贫困村摘帽出列、2802户11548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182户529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4.59%降至2019年底的0.21%。
1“包户帮扶”全覆盖 “三大模式”富边民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和基础。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防城港市防城区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近年来,防城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1个扶贫专责小组,负责统筹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该区32名处级领导联系13个乡镇(街道),挂钩43个贫困村,帮扶148户贫困户,派出3201名干部联系帮扶51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包户帮扶全覆盖,形成区带乡、乡带村、干部带群众、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创新工作方式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防城区推出“一箱一框” 举措给扶贫资料上“保险”,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管理保护好各项工作资料;通过“边境贸易+互助组”扶贫模式、互市贸易结算方式和“边境贸易+落地加工”三大模式,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益,实现边境贸易稳边、安边、兴边、富民的作用;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推广“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代耕代种、服务指导等途径发展特色产业,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开拓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面对脱贫攻坚实施项目多、投入资金多、台账资料多、参与层级多等实际,防城区通过层层培训、下发阶段工作指导意见、实地督导、建立工作群等措施,形成了上传下达顺畅、互相沟通便利、释难解惑及时、问题整改到位、左右配合协调的工作格局,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