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绽放喜富民 乡村振兴迈新路

2020年10月27日15:55  来源:广西日报
 

2 对标施策攻难点 易地搬出新生活

对标施策、合力攻关是抓好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防城区紧紧盯住“两不愁三保障”“四大战役”等指标任务,通过整合力量、挂图作战、倒排进度、上下联动等措施,攻克了难点重点,实现了整体扎实有序高效推进。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实现精准脱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2016年以来,该区共投入资金2.32亿元,惠及贫困户3033户12548人,其中实行贫困户危旧房改造1309户5454人。

为帮助困难群众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防城区5年来共实施包括那里蒙城区安置点、那良集镇安置点在内的4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安置贫困户1182户5293人,并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搬得进、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后半篇文章,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扶贫搬迁户”的产业模式,在安置点附近建成就业扶贫车间8间,方便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使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让困难群众住上安全舒适“放心房”的同时,也“搬”出幸福新生活。

当前,防城区各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后续扶持项目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屡登“红榜”,防城区发改局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十三五”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

教育保障方面。防城区压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责任,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投入10.5亿元,建设129所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其中新建(迁建)学校10所,增加246个教学班,增加学位11070个,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读书难的问题。落实好教育保障政策,共发放各类补助1797万元,让4.1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享受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寄宿生生活补助、“雨露计划”等政策。

医疗保障方面。全面落实“198”政策和医保防贫政策,减轻贫困人口和边缘户医疗费用负担,确保不因病返贫和不新增因病致贫。该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边缘户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实现家庭医生签约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就医报销比率达90%(住院)和80%(门诊特殊慢性病),边缘户按规定就医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3项倾斜报销政策。

饮水安全方面。2016年以来,共统筹各类资金3276万元,实施饮水工程106个,铺设管道230公里,受益群众7.3万人,安全达标率100%。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统筹各类资金1.5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305个,硬化村屯道路303.8公里,建设砂石路15.23公里、桥梁43座,受益群众16.8万人。

3 产业兴旺致富快 新型主体增后劲

产业兴,则脱贫快。2016年以来,防城区立足“边”“山”“海”的区位优势,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生猪、鱼、香料、金花茶、中药材等5种主导产业和油茶、鸡2种机动产业,“5+2”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数为4230户,覆盖率97.87%。

目前,该区“十三五”规划的43个贫困村,已实现39个贫困村摘帽出列,余下的4个预脱贫村特色产业覆盖率均已达到100%。

为了助力特色产业发展,防城区近年来实施了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以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增强贫困户产业发展后劲,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今年,该区已完成发放奖补资金1057.62万元,惠及2958户贫困户。

为了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及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进程,防城区通过统筹各项扶持资金,确保该区43个贫困村有10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并统筹整合使用这些扶持资金,在确保资金投向和基本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018年以来,防城区总共投入约1.04亿多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贫困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等。其中2019年防城区贫困村种猪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入2200万元,2019年防城区贫困村山油茶种植项目投入2336.06万元,2020年防城区海水养殖扶贫产业发展项目投入2008.7万元,2020年扶贫产业园项目投入2059万元。这些涉及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大型投资项目,该区按照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细则,不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做好收益再分配,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建设公益事业、奖励救济补助等方式,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向贫困户倾斜,提高贫困户的受益率。

为了做大做强扶贫产业,防城区持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在成功创建3个自治区级示范区、7个县级示范区、27个乡级示范园、116个村级示范点的基础上,该区又立足海水养殖的资源优势,规划创建江山休闲农业示范区、滩营生猪产业示范区、荣光生猪产业示范区等3个县级示范区和华石镇三浪蔬菜产业示范园、滩营乡雲雾甜橙产业示范园等7个乡级示范园,着力建设一批层次递进、产业互动、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样板,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

“十三五”以来,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防城区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43个贫困村成立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73个,带动798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乡村旅游等农业产业。(李海英 黄翔)

(责编:庞冠华、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