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07月03日18:08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西林电子商务协会购买扶贫农产品活动仪式现场。黄燕群摄
西林电子商务协会购买扶贫农产品活动仪式现场。黄燕群摄

“我率团队到足别瑶族苗族乡收购了一万多元的农副产品,帮助贫困户开展消费扶贫,增加他们的收入。”西林县政协委员、西林县电商协会会长何星艳对笔者说。6月24日,西林县在足别瑶族苗族乡举行“党旗引领·订单农业·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当日,她收购了黑糯米、云耳、蜂蜜、山茶油、玉米、杨梅酒、灵芝、土鸡、土鸭等贫困户家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助推了脱贫攻坚。

何星艳深知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以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履职一名委员的使命和担当。近年来,何星艳率领她的团队,通过电商,带动贫困户,鼓励贫困农户发展种植芭蕉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小小芭蕉芋,圆脱贫攻坚梦。脱贫攻坚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康,必须发展短平快的经济农作物。2018年,何星艳组织公司人员走村入户,向群众宣传芭蕉芋新品种种植要求、经济效益等内容,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种植芭蕉芋。

“我们屯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屯有10户,其中8户都种了芭蕉芋,种子和化肥何委员免费赠送给我们,我家就种了15亩。”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央龙村陆单屯贫困户马金贵说。迈进央龙村,呈现眼前是一片绿葱葱的芭蕉芋,长势良好。

该公司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何星艳与芭蕉芋种植户签订保价收购合同,保证到收获季节按约定价格全部收购种植户的产品,给广大群众吃定心丸,消除群众后顾之忧。这让群众感到种植芭蕉芋大有奔头,自觉地掀起了种植芭蕉芋的热潮。

马金贵说:“自从种植芭蕉芋,我家每年有2至3万元的收入,有了芭蕉芋产业,2018年我们全屯都脱贫了。”在何星艳帮持带动下,芭蕉芋种植户每户均增收2.8万元。

谈及芭蕉芋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何星艳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力度,推进芭蕉芋种植、加工、生产、流通、服务环节。公司在西林县开设芭蕉芋粉丝手工作坊,传承和创新粉丝传统制作工艺,打造‘句町人家’芭蕉芋粉丝品牌。经过公司精心谋划,积极参加各种平台交流展示,‘句町人家’芭蕉芋粉丝受到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一下子打开了销售大门,供不应求。”

目前,西林县芭蕉芋种植面积1500亩,主要面积分布在足别乡央龙、那劳镇弄维、普合乡岩孟等村屯,覆盖农户358户,其中贫困户130余户。截止2020年3月底,何星艳公司已完成芭蕉芋收购工作。累计完成芭蕉芋收购11000吨,实现产值880万元,支付贫困户176万元,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增收。2020年初由于全国疫情影响,生产有所减产,2020年4月该公司全力以赴恢复生产,今年预计产量为5000吨。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西林县位于广西的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有着“一肩挑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6.79%,拥有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拥有西林沙糖桔、西林麻鸭、西林姜晶、西林火姜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广西地理标志产品最多的县份之一。

西林县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盛产沙糖桔、贡柑、麻鸭、姜晶、蜂蜜、大米等原生态农副产品。何星艳说:“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除了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还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大力发展电商扶贫,不仅能带动贫困户脱贫摘帽,同时也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何星艳带领西林县电商协会利用互联网改善商业模式,采取“互联网+”模式,提高和优化供给能力,通过电商拓展销售渠道,把贫困户种植、养殖的沙糖桔、茶叶、麻鸭、姜晶、土蜂蜜、土鸡蛋、中药材等众多农特产品转化成电商产品上线销售。同时,结合“党旗领航 电商扶贫”专项行动,何星艳率西林县电子商务协会在全县八个乡镇设置8个收购点,专门负责收购贫困户农特产品,帮助贫困农户的优质农产品走进市场、走进企业,为贫困群众增收提供保障,促进贫困户增收和脱贫攻坚步伐。

据统计,2017至2019年间,西林县农村电商扶贫活动已帮助农户销售沙糖桔、贡柑、蜂蜜、火姜、茶叶、薏谷、山茶油、香菇、黑木耳、小米、红米、大米等农副农产品金额达1268万元,受益贫困群众达336户。

“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当好‘桥梁’和‘纽带’,继续加大力度,带领群众做大做强芭蕉芋种植产业,继续开展电商扶贫行动,继续推动农产品顺畅销售,用‘三个继续’,践行初心,凝聚各方力量,一起为脱贫攻坚发力。”何星艳说。(黄燕群

(责编:王勇、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