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5月19日电 今年以来,南宁市江南区坚持把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创新探索以“党建联盟型、股份合作型、资源盘活型、特色产业型、飞地经济型”为主要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质增效,活力迸发,脱贫攻坚基础不断夯实。
江南区深入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持续引导城市61个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等各类党组织与48个行政村党组织组建了“城乡扶贫党建联盟”,签订合作协议,达成了150多个共建项目,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如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售卖难的问题,联盟成员单位海吉星依据产销对接机制,牵线党员经营户,上门收购农业企业和贫困户扶贫农产品,解决销售难题。
江南区还指导48个村民合作社创办股份制公司企业,成立专业公司,承接小型项目建设、劳务输出、垃圾清运、村级公路养护、企业后勤等有偿服务,普遍为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锦江村依托村办企业广西水墨工程建筑公司,跨地域承接政府投资、私营企业转包项目10多个,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江南区成立以政府区长为组长,农业、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收回村被侵占集体资产工作领导小组,对被非法侵占的集体土地,按核发凭证、清退动员、实施清退、诉讼清理等程序,解决集体资产被侵占问题12个,清理不规范合同7份,扬美村通过清理不规范合同赢得古镇经营管理权,今年集体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深入开展盘活闲置资源专项工作,指导各镇利用城区500多亩收储土地,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江南区引导村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抱团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参与分红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截止目前,江南区建成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5个、乡级示范园7个,村级示范点20个,涌现出一批如广西区内规模最大的世旺养鸽厂、广西第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的慕村弄峰山铁皮石斛示范基地等特色产业。
此外,制定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城区、镇(街道)、村三级联动,按照贫困村150万元、非贫困村100万元的标准,投资5000多万元,委托美江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每年按照各村投资额给予村集体5%的营业性收入,从2020年起,每个村将增加不少于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截至今年4月底,江南区48个村全部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目标。其中,有1个村直逼1000万元、有3个村超过500万元。截至4月25日,9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15.306637万元。(郭超前 钟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