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深化"三种一养"产业链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加速跑"

2020年04月16日10:24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靖西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深度贫困县,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缺乏后劲。近三年,靖西市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以“三种一养”(水果、桑蚕、烤烟、养殖)产业为抓手,深化产业链条,强化“党建引领、龙头带动、整合重组、集群驱动”四项措施,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加速跑”。

党建引领产业,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是建强组织。坚持顶层设计。率先在全区成立由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兼任负责人的村集体经济工作机构,落实每半年常委会、常务会至少召开一次村级集体经济专题研究会,统筹全市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探索推行区域大党委、党建联盟做法。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基层的全覆盖,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的全引领。以龙邦口岸区域为试点,探索创建边境国门党建联盟,大力推进实施兴边富民“135”工程,引领边境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以龙临镇大牲畜交易市场为试点,探索创建牧畜党建联盟,引领龙临镇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

二建强队伍。建立人才库。通过党建引领,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管理人才库,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一领三带”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结合村“两委”换届、第一书记选派、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工作,近三年共选出292名村民合作社负责人,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771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387人。加强培训。注重农村基层党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能力水平,切实增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人才驱动力。2019年已对村级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进行综合业务能力培训3期614人次。三是建强制度。出台政策文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靖西市2018-2020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靖西市脱贫攻坚十条激励措施》等系列文件。列入“书记工程”。靖西市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明确市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三级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建立专门的台账,作为述职、总结、核验的一项必检内容,给各级党组织书记明责加压。

龙头带动产业,注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

靖西市紧紧围绕“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持龙头企业带动,重点引进陕西海升、广西鑫晟茧丝绸、广西扬翔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村集体+基地+贫困户”模式,串起三种一养的产业链,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使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兜底"变"造血攻坚"。与广西鑫晟茧丝绸有限公司合作,采取“种养分离”的方式整村连片发展桑蚕产业,并选出5个大蚕房项目重点打造成示范点;与靖西市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在龙临镇念浩村、果乐乡大有村、渠洋镇安隆村和禄峒镇大金村建立3个生态养殖小区和一个万头母猪繁育基地,145个村集体通过物业租赁方式实现增收。与烟草公司开展合作,村民合作社参与开展宣传发动、组织生产、协调服务和集体流转土地发展烤烟,108个村实现收益。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到2018年全市三种一养产业已形成规模,产业链效益已初见成效。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6.5万亩,产值突破2亿元;蚕桑种植面积14.7万亩,上市鲜茧479万公斤,产值达2.6亿元;生猪出栏29.04万头,产值4.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实现稳步提升,2017年全市村集体收入总量为760.65万元,2018年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为1468.26万元,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为1603.888万元。

整合重组产业,迸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强村带弱村。以“三种一养”产业为核心,把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基础较好的强村和基础较差的弱村整合重组起来,以均衡理念补短板,通过“强村带弱村”,实现村际协作、资源共享、互帮共进,充分发挥帮扶带动作用。如岳圩镇时安村党建基础较好但产业较差、怀光村产业较好而党建基础较差、而在这两个村中间的汉邦村各项工作都相对滞后的特点,通过强村带弱村的产业整合重组,打破行政隶属壁垒、破除各自为政障碍、拆除互相封闭“藩篱”,借助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资源优势,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推动“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构筑区域联动、深度融合、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大格局。目前实现“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怀汉桑蚕3000亩、汉邦水果柑桔260亩、怀汉时烤烟1500亩等连片种植,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迸发出了新活力。至2018年底,怀光村、汉邦村、时安村已实现130户455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9年三个村预脱贫22户89人,贫困发生率有望降到0.73%,汉邦村有望实现整村脱贫。

整合重组其他非农产业。如化峒镇化峒街街民合作社对观音庙和铺面进行资源整合重组,打造旅游景点,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2.73余万元。南坡乡南坡街整合闲置旧办公楼出租,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万元。湖润镇新灵村依托毗邻通灵大峡谷景区优势,组织农民把土地、现金等要素进行整合重组,集资兴建“念八部落”,目前已有10万多利润。

集群驱动产业,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水平

创建集群示范园。全力打造禄峒镇大金万头繁育基地1个百色市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和龙临念浩养殖小区等10个县级集体经济产业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特色养殖规模新高度,有效带动24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解决1000多户贫困户稳定就业,惠及贫困户2万多户。

创建集群村民合作社。鼓励村级组织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加强村民合作社参与,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通过管理成本的方式,切实提高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新水平。如南坡乡逢鸡村通过组建合作社,为群众提供鲜茧收购、技术推广等服务,每年实现增收7万多元。

靖西市通过党建引领产业,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龙头带动产业,注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整合重组产业,迸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集群驱动产业,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水平;深化“三种一养”产业链条,助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苏文杰)

(责编:许荩文、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