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干部“红马甲”连成防疫和生产“风景线”

2020年02月21日16:30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志愿者把成框的柑橘抬放到机耕路上待装车外运。蒋甲济摄

志愿者在采摘柑橘。蒋甲济摄

“兴安的领导和干部太好的!”在广西兴安县湘漓镇力头村委茅坪村的砂糖桔园里,来自荔浦、收购柑桔的唐老板,逢人就这样说。果农蔡明涛更是感谢声不断。在往日,人们对这样的“漂亮话”,常有怀疑。疫情当前、恢复生产的这段日子,不论是柑桔经销商还是柑桔种植户都对县、乡的领导和干部有了这种真切走心的感受。

2月17日,荔浦果商唐老板了解到,兴安有一大批已经成熟的砂糖橘即将摘果销售,想要去兴安收果。考虑到疫情紧,害怕不能及时收到好果,也怕一些村子“封路”,于是,他忐忑地给乡政府打了一个电话问询。湘漓镇党委书记张峰,立马给他“三大保证”:帮助联系果源、一路坦途、组织人力帮助摘果。

2月18日,唐老板的运输车开来兴安,张峰守在村口等候,递给他一个口罩说,虽然兴县没有新冠肺炎病例,但凡外地人员进入,为防疫需要,请戴上口罩。他一边说,一边让人给司机量好体温,自己驾车在前面引路。

在张峰的带领下,几个车来到力头村的柑桔园。这个柑桔园65亩,黄澄澄的橘子把树枝压得低低的,掀开果树上覆盖着的尼龙薄膜,果树枝头挂满了果,果子大,色泽好,正是上市的好时节。

“放心吧,政府和果农找好了110个劳力,马上就来摘果的。”张峰指着村头大树下的一群人,告诉他。这些劳力是湘漓镇政府领导昨夜与果农商量,由果农提供工钱,由镇政府派工作人员到力头和麦源等周边各村紧急征集来的,他们都是“熟练工人”,摘果快,不伤果树。同时,镇里还连夜给镇人大代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公益服务队发出邀请,让志愿者报名参加。

“你放心!这些来摘果的人,刚才让乡镇的干部已经全部帮量了体温,个个正常,也给他们发了口罩、手套,还有干部来专门维持摘果的秩序的。”这么多人来摘果,张峰让老板不要担心混乱、效率不高,特意加以说明。

这些人从车上拿下果框,各自散开,果园里树枝摇动。不一会,一框框砂糖橘就被挑上田间的机耕路,摆成一排。

“不行啵,照这样的速度,傍晚都摘不完,我得在天黑前全部装满发车的。”中午时分,见摘果的速度不如预期,唐老板担心起来。60多亩的柑桔,20多万斤果子,如果不能准时起运,明天要进入河南,怕还是紧张。

“莫急,我求助我们县里的政府机关,请他们派人来帮摘果。”张峰一边电话向该县委宣传部、县政协等单位求助,一边安慰唐老板。

下午二点,县委宣传部、县政协等几个单位的50多名干部出现在果园。他们是机关党员志愿者,个个身着“红马甲”。一下车就自行找到果剪,提果箱,红色的“马甲”散布在果园里。

兴安县171支4300名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机关的各个单位,是一支“召之即来”的队伍。疫情紧张之时,他们是宣传员、守卡员、卫生员,生产紧张时,他们又是义务工、志愿者。上午他们接到需要支援的请求,下午就在县委宣传部部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果园。

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努力下,所有的橘子按要求摘完并提前装好车。

“这是我采购果子经历中,最快最好的一次,有这么多的志愿者来帮忙,兴安县的领导和干部真是太好的!”临走,唐老板连声赞叹。果农蔡明涛对这些干活麻利的志愿者更是连声感谢。

兴安县柑桔种植面积达14万亩,年产量24万吨。目前正要上市、受影响最大的是砂糖桔,种植有2.7万亩。许多果农一年的辛勤劳作,收获的时节只有短短的几周。但受疫情影响,有的果商来不了,有的果子摘不完、有的摘了卖不了。这疫情对销售影响大,也给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为让柑桔货畅其流,兴安县政府出台政策,全力应对,在销路、加工、运输等环节上提前谋划,县委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旗领航战‘疫’爱心助农增收”志愿服务的主题党日活动,把干部推上生产和销售的一线,5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乡村田野帮助防疫、收果,目前砂糖橘已经销售近半,力争防疫、生产、生活“三不误”。(蒋甲济、周雨乐)

(责编:周雨乐、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