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免住宿……这些“硬核”操作助力武鸣沃柑销售

2020年02月21日09:51  来源:南宁新闻网
 
原标题:补贴、免住宿……这些“硬核”操作助力武鸣沃柑销售

工人正在装运刚采摘的沃柑。记者胡光磊 摄

果户李卫春在果园里采摘沃柑。记者凌剑伊 摄

“再过几天,浙江老板就到我们果园收果了,家里的两亩沃柑总算卖出去了……”2月19日,武鸣区府城镇四明村贫困户李卫春摩挲着长满老茧的双手,开心地招呼记者到她家的沃柑果园摘果。据悉,相关部门面对“疫”考,巧解复工难题,帮助当地贫困户果农销售滞销水果沃柑日交易(出货)量超过3000吨,最高峰时接近5000吨。

中国沃柑看武鸣,被誉为“中国沃柑之乡”的武鸣区,近年来,水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柑橘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全城区柑橘种植面积已达到55万亩。其中,沃柑种植面积达45万亩,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全城区种植沃柑50亩以上的农场(公司、大户)约有650户,面积约18万亩。

沃柑滞销地头果农愁得睡不着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销售成了不少果农最难过的“年关”。采摘用工难、运输车辆通行难、客商进出对接难等问题,让沃柑销售形势严峻。“以前家里产的沃柑很受欢迎,很多老板开车到田间地头来直接收购,2亩沃柑产量有四五千斤,每年沃柑收入大概5万元。如今,面对滞销的沃柑,李卫春一筹莫展。

“车辆进不来,水果卖不出去,找不到工人帮忙采摘,运输成本升高,加上持续低温天气,再不采摘果就烂在地里了,怎么办?”武鸣区府城镇四明村第一书记陆雅婷致电武鸣区统战委员覃娇韩,语气中难掩焦虑。

与贫困户李卫春、第一书记陆雅婷同样焦虑的还有武鸣区府城镇四明村“暖心”产业园负责人邹成素说,疫情之初,产业园基本上没有工人敢来上班,属于“停摆”的状态。按照往年,此时出货量正是高峰期,每天在产业园里堆满了沃柑,来往的车辆从村口排到了村外。“水果卖不出去,急得我整晚睡不着觉。”邹成素说,转机发生在2月初,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滞销的沃柑终于畅通了。

邹成素说,现在该产业园出货量二三十吨/日,高峰期时五六十吨/日,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涨幅,而且价格也略微上涨,“农户的果顺利发货,他们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我们产业园也有了生意,生活又有了盼头。”看着慢慢热闹起来的产业园,邹成素轻松了很多。

政府全力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

福建客商陈建斌往来南宁武鸣和浙江做水果生意已有四五年的时间,每年春节前后,他都会“常驻”武鸣至5月份,将武鸣的沃柑发往长三角地区。由于武鸣沃柑声名在外,很受长三角一带居民的青睐。

今年,陈建斌所在的公司年前与“暖心”产业园签订了协议,订购1000吨至1500吨的沃柑。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司仍有200多吨沃柑未能正常发货。2月2日,陈建斌受公司指派常驻武鸣,负责沃柑收购事宜。“运输车辆减少、采摘人手短缺、包装工人少,发货受阻,来了会不会被隔离?”在没有到南宁之前,陈建斌顾虑重重。

解果农之所急,武鸣区2月11日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武鸣沃柑流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相关部门做好“店小二”,搭建武鸣沃柑产销对接平台,同时落实财政资金扶持,鼓励和支持电商、外地采购商及本地经济能人销售武鸣沃柑,拓宽武鸣沃柑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由于采摘人手短缺,相关部门还组建镇村两级“采果队”“选果队”“装车队”等流通服务队,保障果园和选果厂用工需求,全力打通沃柑销售“最后一公里”,贴心地解决复工复产的难题。

目前沃柑日交易量最高近5000吨

针对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对外地客商、车辆进行登记造册,由城区疾控部门针对不同类型落实具体监管措施。其中,到武鸣区途中未经停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车辆,经防疫检测合格即可进出武鸣辖区。落实好产销对接服务,指定沃柑购销定点接待酒店,对2月12日至3月31日入住该酒店的沃柑采购商,城区给予全额住宿费补贴,开展健康监测,并提供出具健康证明等服务。

如今,像陈建斌这样的外地客商都安心在指定宾馆住下来,等货一装满就直接发往外地。“我们后续还会有订单,相信相比往年订单量,今年的订单会有所增加,因为很多外地客商来不了,我们的机会就更大了。”

据透露,在促流通政策未出台前,武鸣沃柑的日交易(出货)量约800吨。政策出台后,在城区采购沃柑的客商已有250多人,目前武鸣沃柑的日交易(出货)量超过3000吨,最高峰时接近5000吨。

统计显示,去年城区沃柑投产(挂果)面积约30万亩,产量达80万吨,产值60亿元以上。目前未出货的沃柑约有55万吨,占总产76%。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13日至18日城区定点酒店客商的沃柑交易(出货)量约3672吨,订单量6127吨,全城区武鸣沃柑的交易(出货)量约2万吨。(记者凌剑伊 实习生马敬楠 )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