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驾龄火车老司机用4本驾照见证“中国速度”

2020年01月12日09:29  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
 
原标题:25年驾龄火车老司机用4本驾照见证“中国速度”

罗志忠正在动车驾驶室里工作

1997年,成为“青年文明号”司机长的罗志忠(中)和同事站在机车前

如今罗志忠制服上的红色臂章是进港“复兴号”值乘组成员特有的

罗志忠的铁路机车驾驶证一次次“变脸”

“以前去广州都觉得太遥远了,没想到现在很快就能到香港了!”1月10日春运首日,中午12时10分,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机务段动车司机罗志忠准时出现在桂林西站的4站台上。他要驾驶重庆西到香港西九龙的G319次“复兴号”动车组到广州南站,这也是中国旅游名城桂林市开往香港西九龙的春运首趟进港“复兴号”。

今年50岁的罗志忠工作了29年,铁路机车驾龄25年,他经历了蒸汽机车到“复兴号”动车组的发展变化,先后驾驶过“东风”“韶山”“和谐”等系列的14种型号机车,手握4本不同速度等级驾照,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慢时光”到“快时代”的变化和“中国速度”的迅猛崛起。

A 第一本机车驾照开内燃机车告别蒸汽机车“烟熏火燎”

穿着笔挺的制服,在干净整洁的驾驶室作业,享受着贴地飞行般的感觉,是29年前的罗志忠万万没有想到的。1991年8月,21岁的罗志忠被分配到原融安机务段当学员,当见习生的时候跟师傅上过蒸汽机车,见识了艰苦的工作环境。蒸汽机车功率小,行走的区段虽然很短,但单程一趟就要徒手铲10多吨煤。一个班次12个小时干下来,“除了牙是白的,全身外面都是黑的。最难熬的是夏天,如同置身蒸笼”。罗志忠说,虽然与蒸汽机车接触时间很短,但当年的艰辛让他终生难忘。

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蒸汽机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功率大污染小的内燃机车开始登场,时速从80公里提到120公里。罗志忠于1996年1月获得了内燃机车司机第一本正式驾照。“夏有风扇,冬有暖气,内燃机车条件好了很多。”和蒸汽机车相比,内燃机车驾驶室也干净。驾驶室内机车信号和刚轨上的地面信号更是司机的“千里眼”,可以观察到运行前方的线路情况,列车行驶时的噪声和颠簸感都减少了很多。“因为12个站每站都要停,所以130公里的距离也要开4个小时。”罗志忠说,因为当时交通不便,贵州人民都是乘船过来再到老堡搭火车出去,所以那些站必须停。

2006年,罗志忠获得了第二本驾照:内燃机车“A”单本。2013年,铁路开启“内转电”,时速也从12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罗志忠接着考取了第三本驾照——电力机车驾驶证,值乘柳州至桂林的客车任务。电力机车功率大,牵引力大,不用像内燃机车要操心加油的问题。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