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生態筑基 創新賦能

巴馬水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2025年09月29日10:5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初秋的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依舊是群山疊翠,綠意蔥蔥。這裡峰林與溶洞交相輝映,孕育出了獨特的水資源。近年來,巴馬憑借得天獨厚自然資源優勢,在生態守護與創新賦能的雙輪驅動下,全力推進水產業的蓬勃發展,水產業成為了巴馬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引擎”

在燕洞鎮的巴馬百年礦泉水生產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一瓶瓶包裝飲用水經過灌裝、封口、檢測等流程,即將發往全國各地。“2024年我們廠總產值突破4.5億元,同比增長34%,2025年預計總產值超過7億元。”巴馬百年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工廠廠長梁忠海感慨道,“利用科技賦能創新手段,現在每一瓶水從開採、生產到銷售都有數據跟蹤,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飲水安全。讓消費者放心,就是我們能做大做強的底氣。”

生態守護:筑牢產業發展根基

優質的水資源是礦泉水產業發展的生命線。一直以來,巴馬始終將生態保護置於首位,堅定不移地踐行“生態立縣”戰略,秉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精心呵護每一滴水源。

該縣相繼出台《巴馬瑤族自治縣包裝飲用水產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巴馬瑤族自治縣包裝飲用水水源保護及開發管理條例》,從法律層面明確了水源保護的范圍、措施以及企業的責任與義務,為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創新驅動:賦能產業騰飛

在守護好生態優勢的基礎上,巴馬積極探索“水脈+文脈”的深度融合模式,將水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有機結合,衍生出了“產品消費—生產觀摩—文化體驗”的全新產業鏈﹔持續舉辦的巴馬大健康·飲用水產業發展論壇、七夕取水節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游客的參與,不僅為水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將巴馬獨特的水文化廣泛傳播。巴馬還打造了四季甘泉水文化博物館與水企可視化生產線參觀廊道,游客可以走進博物館,了解巴馬水的形成歷史、文化內涵以及水產業的發展歷程﹔在巴馬的多個水企業生產車間,都可以通過參觀廊道,親眼目睹一瓶瓶礦泉水的生產過程,感受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這種創新的產業模式,讓游客在品嘗巴馬水的同時,也能親身感受到巴馬水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拓展了市場渠道,提升了產業附加值。

產業成果:“長壽水”流淌出的經濟新活力

在生態守護與創新驅動的共同作用下,巴馬的引用水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近年來,巴馬包裝飲用水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特色產業。目前,全縣登記備案包裝飲用水企業17家,在產14家,其中規上企業5家,年產值約佔工業產值的60%。2024年包裝飲用水產業總產值實現10.28億元,同比增長38.3%,首次突破十個億。2025年1—3月,總產值預計達2.4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提升,有力拉動全縣經濟發展。

此外,巴馬水產業的發展還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今年1—8月,僅巴馬5家規上水企業,就吸納了800多名就業人員,從水源保護、生產加工到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等各個環節,吸納在眾多當地勞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展望未來:持續書寫“長壽水”傳奇

“未來,巴馬將繼續堅守生態底線,不斷完善生態保護機制,堅持生態優先、創新驅動,守護好每一滴水,讓巴馬的‘源頭活水’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幸福水’。”巴馬瑤族自治縣工信和商務局副局長韋汝梅對巴馬水企業發展充滿信心。

據悉,巴馬將繼續深化拓展水產業與旅游、康養、文化等產業的融合深度與廣度,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水文化旅游產品和項目,推動水產業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同時,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探索和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黃瑞萍、黃大鋒)

(責編:陳燕、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