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產業振興 桂北“甜糯玉米”借粵桂協作走向全國
——全州縣兩河鎮上劉村駐村工作隊打造“恬小諾”品牌帶動農戶增收

“以前玉米爛在地裡沒人要,現在穗穗都成了‘金疙瘩’!”在近日舉辦的粵桂協作產銷對接活動現場,廣西全州縣兩河鎮上劉村駐村干部手持真空包裝的“恬小諾”甜糯玉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曾經因保鮮難而滯銷的本地玉米,如今依托技術升級、營銷創新和黨建引領,成功打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成為廣受歡迎的農特產品,帶動當地200余戶農戶實現年均增收超過4800元。
突破技術瓶頸:真空鎖鮮助力“土貨”變身“俏貨”
“原先玉米在常溫下存放三天就會發酸,客商壓價至每斤5毛,農民損失慘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派駐上劉村的第一書記廉森瑞回憶道。針對這一難題,駐村工作隊深入調研后,聯合高校科研團隊引入食品級真空鎖鮮技術,將玉米保質期從3天延長至9個月,並成功開發出鮮食與即食型玉米棒產品。
技術突破為“恬小諾”品牌注入強勁動力,產品迅速登陸抖音、拼多多等電商平台,單日最高訂單量突破百單。駐村隊員肖志雲介紹:“真空包裝使玉米附加值提升300%,每穗售價達5元,還獲得了廣東衛視的直播推廣機會。”目前,“恬小諾”已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為同類農產品探索出“技術+電商”融合發展新路徑。
拓展營銷渠道:“三線聯動”打通產銷關鍵環節
在桂林銀行的助農直播間,駐村干部變身主播熱情推介:“網友們請看,這是我們桂北的甜糯玉米,真空鎖鮮、軟糯香甜!”一場1小時的直播實現銷售額1.2萬元。工作隊還開設“恬小諾”線上旗艦店,通過短視頻引流、達人帶貨等方式,推動線上銷量持續增長。
線下方面,駐村工作隊積極拓展多元銷售渠道,推動產品進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食堂與校內超市、百悅酒店、碧居山庄等十多個點位,並與多家商超達成長期供貨協議。上劉村黨支部書記陸先亮表示:“多渠道布局有效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穩定性。”
借助粵桂協作產銷會、高校校慶展銷等活動契機,上劉村累計開展品牌推廣活動12場,覆蓋人群超過10萬人次。一位廣東客商評價道:“真空包裝解決了運輸難題,品牌故事更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強化產業生態: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以往農戶分散種植、標准不一,如今我們統一品種、技術和品牌運營。”駐村工作隊推動成立種植聯盟,聯合周邊6個村發展標准化種植基地2000畝,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收購”模式。種植大戶王友生表示:“合作社實行保底價收購,再也不愁銷路了!”
村裡新建的玉米加工廠為40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人均月增收約3000元。脫貧戶陸順英滿意地說:“在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家庭,又有穩定收入,比外出打工強多了!”產業鏈的延伸還帶動了包裝、物流等相關配套產業發展。
通過實施“支部聯建、人才聯培、市場聯拓、風險聯控、利益聯結”機制,上劉村將黨組織建設深度嵌入產業發展各環節。駐村第一書記廉森瑞透露:“我們正在積極申報進入‘廣東消費幫扶交易中心網上商城’,進一步拓展更廣闊市場。”
從“提籃叫賣”到“雲端暢銷”,從“低端原料”到“高端品牌”,“恬小諾”甜糯玉米的成功轉型,印証了黨建引領下技術創新、營銷賦能、協作聯動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兩河鎮上劉村的實踐表明,駐村幫扶工作需以技術突破為基礎、精准營銷為支撐、黨建聚力為保障,方能有效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唐暢、王慧)
來源:全州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