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暢茶香,梧州六堡鎮迎來八方客

近日,“桂在交旅——山水之間有通途”大型行進式採風團沿國道355線走進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山間茶園青翠連綿,空氣裡彌漫著沁人茶香。一條暢通的公路,正為這座千年茶鄉注入蓬勃發展活力。
六堡鎮因茶得名,作為千年名茶六堡茶的原產地,這裡的茶葉以“紅、濃、陳、醇”四絕聞名。六堡茶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清嘉慶年間更被列為朝廷貢品,遠銷海內外,早已成為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然而,過去交通不便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高昂的運輸成本讓優質茶葉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
2020年,國道355線蒼梧梨埠至昭平馬江二級公路(簡稱“梨馬路”)建成通車,串聯起梨埠鎮、六堡鎮、獅寨鎮和昭平縣馬江鎮,沿線途經100個村庄。“道路通暢了,貨物進出效率大幅提升。”塘平村黑石山茶廠廠長倪超帆深有感觸,作為本地茶企,他們真切享受到交通巨變帶來的紅利,“如今,我們的產品通過國道355線等通道,能高效運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
採風團成員體驗炒茶。喬佳一攝
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僅激活了六堡茶的物流運輸,更推動當地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徑。在黑石山茶廠的制茶工坊裡,倪超帆一邊手把手指導採風團成員體驗六堡茶制作技藝,一邊向大家介紹:“我們不隻做六堡茶的生產、加工與銷售,更在深挖傳承千年的六堡茶文化——通過打造茶文化綜合體驗區,開啟了茶旅融合的運營模式。游客來這裡既能走進茶園觀茶景、坐在茶席品茶香,還能親手制茶悟茶道,讓更多人真正讀懂六堡茶背后的文化底蘊。”
如今在六堡鎮,像黑石山這樣的茶廠不在少數。許多茶廠將傳統茶園升級為觀光景區,配套建設客棧、餐廳,開設採茶、炒茶體驗區,提供茶園觀光和茶企工業旅游服務,探索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
依托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六堡鎮已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近年來,當地結合茶文化與鄉村特色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不僅有茶園、觀景台、茶文化長廊等經典項目,還新增“龍鱗壩”、塘平黑石山茶廠非遺體驗區、四柳村特色民宿、合口碼頭茶船古道舊址觀光等新玩法。僅2024年,六堡茶生態旅游區接待游客就超200萬人次。
蒼梧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邱光耀透露:“蒼昭高速預計今年年底通車,屆時游客和茶商能更快速直達六堡鎮,為周邊群眾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對外通道,進一步提升區域通達性。”(文馨 楊欣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