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啟動國土空間低空空域規劃關鍵技術研究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啟動國土空間低空空域規劃編制關鍵技術研究部省合作項目,著力解決低空空間權屬不明確、規劃編制缺少文件支持、地面空間與低空在使用上缺少協同等問題,打造“地面-低空”立體空間協同發展應用示范區。
此次開展的國土空間低空空域規劃關鍵技術研究,內容包括精細劃分低空空域資源、規劃高效的低空航線網、提升低空空域資源使用效能。該廳將以實景三維為統一的時空數據基底,以南寧市為試點,通過梳理分析相關管理主體發布的各類法律法規,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使用角度,研究提出對應的低空空域劃分方法,初步構建“三維基底+低空規劃+低空使用”三位一體架構。
同時,明確應用場景,建立空地協同的規劃使用體系,研發低空空域服務平台,以地面與低空之間的供需關系為基本邏輯,聚焦應用場景和地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行空間資源的協同與規劃。通過空域劃分、飛行審批、監視監控、數據處理、低空規劃航路系統和導航等功能的集成化管理,實現實景三維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和高效利用,打破不同類型航空器獨佔空域的限制,以科技力量賦能低空經濟起飛,為各方提供便捷的數據服務。
通過低空空域服務平台,將有效推動“實景三維+低空經濟”多種應用場景。例如,在支撐“低空+應急救援”方面,通過新型基礎測繪技術,科學規劃航線,精准投送救援物資,賦能應急救援體系,將極大提升救援效率﹔在賦能“低空+消防”方面,通過無人機運送滅火彈到達現場開展救火,實現火場態勢實時感知與滅火資源動態調配,有效覆蓋救援范圍,將極大提升城市消防資源的利用率和可及性﹔在“低空經濟+物流”應用方面,通過無人機隨時不間斷運送快遞,充分利用實景三維模型,為低空空域定標、量化、分析等提供數據要素保障。
此外,在支撐“低空經濟+農業”、推動“低空經濟+旅游”等方面,其應用前景也極其廣闊。通過以植保無人機替代人工低空噴洒殺虫劑,可實現為農民減負、讓土地增效﹔建立空地協同的空域使用體系,能讓游客乘坐飛機俯瞰湖光山色,領略不一樣的風景,滿足新型旅游消費需求。(張玉姣、蔣世杰)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主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