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大新縣那嶺鄉:

以“志願服務+”扎實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5年03月17日16:26 |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大新縣那嶺鄉聚焦縣委、縣政府深入實施“六大戰略”,實現“六縣”目標,加強社會工作志願隊伍建設,扎實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一個領導,黨建引領構建“新”格局

一是抓好組織領導。始終加強黨對志願服務工作的領導,以“黨的建設+志願服務”為志願服務搭建更多平台、給予更多支持,把廣大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工作者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做到“三個高”——高位推進、高壓施策、高效運行,壓實“四方責”——村屯、站所、單位、個人責任,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站所負責、社會協同的大統戰工作格局。

二是抓好隊伍建設。加快健全充滿活力的志願服務隊伍組織體系,發揮養殖大戶趙勇軍和趙東洵、種植大戶黃壯雷和黃華誠等本地“土專家”、“田秀才”、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群眾性活動骨干等作用,組建覆蓋宣傳、團委、學校、景區、村屯,涉及黨員、團員、巾幗、社區、職工、學生的黨員志願服務隊、團員志願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社會志願服務隊等“四支隊伍”,2024年以來累計服務保障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重大活動等達到1500人次以上。

三是抓好示范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平安大新建設為主線,以抓好星級創建、抓好隊伍建設、抓好培訓教育最大程度延伸志願服務基層治理觸角,成立了全鄉10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團隊,建成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以支部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群眾2000人次以上,志願服務推動基層黨建“強基”、鄉村建設“提升”、經濟收入“倍增”。

突出一個中心,政治引領凝聚“新”力量

一是促發展。以“經濟工作+志願服務”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更好構建與黨和政府工作同頻共振、與群眾協同推進的志願服務格局,把“拳頭”打在項目攻堅上,把“功夫”用在產業發展上。今年以來,緊緊圍繞春耕生產、企業用工需求、蔗種銷售、龍須菜種植宣傳動員等重點工作,組織走村入戶、張貼廣告、微信轉發等志願服務累計200人次以上,助力廣西畢方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實現招聘工人20人以上,跨鄉鎮售出桂44等甘蔗脫毒種苗10萬芽以上,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預計新增固定性用工崗位約40個、季節性用工崗位200個,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出100畝以上龍須菜“庭院經濟”,有力有效守住實體經濟這個基本盤。

二是保平安。運用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緊依托鄉級網格員、派出所、司法所、鄉綜治人員、警務助理一體化聯防聯控治安體系,聯合村“兩委”、鄉賢理事會,重點圍繞改善人居環境、維護社會治安、調解矛盾糾紛等方面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形成“法律+鄉情”雙軌調解模式推動調處化解,2024年全鄉調處各類糾紛51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轄區內無重特大矛盾糾紛案件發生,助力服務“政治引領、法治保障、自治強基、德治先導、智治支撐”“五治融合”,實現好、維護好群眾根本利益。

三是守好門。站在自身發展層面“謀得准”志願服務舉措,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組建了鄉、村、屯三級民族團結宣傳小分隊,設置10個村、98個自然屯、 112個村民小組“組織員”“宣傳員”“服務員”,推動黨的理論宣講鄉、村、屯全覆蓋,引導各族群眾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服務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守好祖國“南大門”。

聚集一個導向,服務保障傳遞“新”溫暖

一是構建“志願網”。以“社會服務+志願服務”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准聚焦特殊群體與先進力量,以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並軌”試點工作為載體,整合全鄉社會救助工作人員、駐村工作隊、10個村(社區)“兩委”班子以及信息網格員、志願服務隊伍等基層力量,實現防止返貧監測工作網格與社會救助工作網格“二網合一”,打造基於“政府+企業+能人+社會組織”針對低收入人口提供就業、志願服務等低收入人口的多元化救助幫扶。截至目前,全鄉共納入低收入人口527戶 1213人,佔總人口的 6.68%,確保低收入人口“應納盡納、應救盡救”。

二是織牢“文明網”。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職能,組織志願者利用趕圩日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以村干部、黨員干部第一抓手,以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為契機,助力修訂完善10個村村規民約,累計開展了“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法治家庭”“平安家庭”“清廉家庭”等評選活動,涌現出岜伏村李衛桃文明家庭戶、農曉雯助人為樂模范等典型。建有10個村農家書屋和10個村公共服務中心,打造“掌上文明”便民動態“閱”服務,傳好那嶺聲音,講好那嶺故事、做好那嶺事務,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生活幸福感、滿意度。

三是服務“零距離”。關注群眾基本生活和實際需求,抓穩抓牢抓好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包村工作組、公益崗“四駕馬車”,以分片包干、結對幫扶形式從“小切口”入手,辦好群眾“關鍵事”,積極協助市婦聯傳遞好“母親郵包”愛心、后盾單位“幫扶”春晚等,組織開展“送醫上門”“送學上門”“送培訓進景區”等志願服務活動,協助好“點對點”免費專列專車輸送農村務工人員到廣東勞務就業等,用實際行動為群眾零距離解決煩心事、難心事,志願服務不但“紅”,更有“溫度”。(趙小妹)

來源:大新縣那嶺鄉人民政府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