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妙手精益求精 人民至上守護健康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工作高質量發展側記

2023年5月12日是第112個“國際護士節”。過去一年,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劈波斬浪、勇往直前,開展了1109次“互聯網+護理服務”、29項護理質量改善項目﹔統籌調配共計3185人次參與22項疫情防控或醫療救治工作中﹔年內獲批37項國家專利﹔全院患者綜合滿意度為98.61%。
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服務上主動周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堅持人民至上,守護生命健康,不負使命,續寫華章。
護士風採。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打造品牌提升護理服務內涵
“十四五”時期我國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對護理事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早在2019年,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延續護理服務的各種形式,深化服務理念。近年來,依托醫院醫療集團優勢地位,該院探索“醫院—社區—養老機構和家庭”閉環式護理服務體系,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無縫隙、專業便捷的護理服務,形成了區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延續護理品牌。
打開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居家護理的小程序界面,服務項目如菜單羅列,操作簡易清晰,家屬可以根據病人需要選擇服務,如微量血糖測定、導尿管拔管、更換胃管等等。下單后,護士會在約定時間上門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互聯網+護理服務’是延續性護理服務的一個重要補充。”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林樺介紹。
林樺表示:“把醫療護理服務從醫院延續到家庭,這對於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回訪的病患而言非常便利。2022年,我們共開展了1109次‘互聯網+護理服務’,對接轉入下設養老機構50余人次、再入院患者70余人次。”為了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內涵,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將集團單位護理骨干納入該院居家護理人才庫,多次幫扶指導三塘鎮、五塘鎮、大塘鎮及劉圩鎮衛生院護理人員下戶30余次,為患者提供同質化的延續護理服務。
護理人員上門提供延續護理服務。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醫德仁厚,惠及千萬﹔妙手解憂,春暖花開”。多年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不僅努力延伸服務的深度,還積極拓展老年護理服務領域。
當下,我國老年人口規模正逐步擴大,居家養老的需求隨之增長。另外,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過4000萬人,需要多樣化、多層次的長期護理保障。
為了應對新的時代課題,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聯合寧波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柳州市人民醫院、貴港市人民醫院等區內外20余家醫療、養老及培訓機構,組成失能老人三級聯動照護聯盟,以該聯盟為載體,實現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同步提升及共同發展。
2022年8月,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申報的“失能老人居家照護服務體系構建與技術規程創新”項目榮獲廣西重點研發計劃立項,這是該院護理團隊在科研領域上再攀高峰的體現,也是市一護理學科取得裡程碑式的突破。基於專業實踐,經過多次調研、研討,該院護理團隊申報了兩項團體標准——《失能老年人醫院—社區—家庭三級聯動照護管理規范》《居家失能老人分級照護服務規范》。
過去一年,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先后三次受邀參加南寧市人民政府參事資政調研工作,為老齡化社會出謀劃策,助力健康中國發展。今年4月,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起草單位之一,參與南寧市長期護理保險居家護理服務規范的制定,這將是廣西首個長護險實施的地方標准。
卓越服務,引領創新,是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團隊持續發展、邁步向前的不變理念。林樺表示:“我們希望護理人員在老齡化的進程中,通過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拓寬服務和職業的范疇,指導居家照護者提高服務水平,確保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運用科研思維指導臨床實踐
推動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高質量的護理科研人才隊伍。
近年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建立了“至臻至善”的創新學術理念,組織開展40余場讀書匯報會及科研、課題項目督導會等多管齊下的科研活動,致力於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科研思維能力,開展以病人需求為中心、促進病人健康為目的的探索與創新。
劉鑫現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負責科研管理工作,作為該院首個科研護士長,組織發起全院各科室讀書匯報、課題申報審核等工作,通過各項科研活動提高臨床護理人員對護理科研認知﹔近3年護理類論文發表率提高約15%,獲得立項課題超80余項。
劉鑫是該院首個科研護士長。受訪者供圖
護理科研是護理管理的基石,最終目的是指導臨床實踐。2019年入職以來,劉鑫不斷更新知識體系,熟練掌握風險預測、體系構建、量表編制等護理科研方法學。
根據外科指南,不少患者在術前和術后都需要禁水禁食。劉鑫發現,術后患者通常口渴難耐,隻能強行忍著,最多使用濕棉簽沾一沾嘴唇略作緩解。“時間長了,患者容易情緒煩躁,一些老人、小孩制止力比較差,還會抖動、拉扯,把傷口搞裂開,或是把引流管扯出來。看到這些情況,我就產生了一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患者的口渴症狀,避免術后的潛在問題呢?”劉鑫說道。
劉鑫帶著團隊翻閱了大量資料,以科研的方式探尋破解之道,羅列了國內外常用的非藥物干預緩解術后患者口渴的措施,並對效果展開網狀分析。“我們了解到國外通常使用口含冰塊的策略。冰塊慢慢融化,部分水能濕潤患者口腔,同時冷感能刺激冷通道,緩解口渴的感受。通過臨床實踐,我們發現這一招效果好又安全。”劉鑫解釋。
“院裡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進的方案和院內培養人才建設方案。我們研究生可以帶薪、帶績效攻讀學位,博士畢業后回到臨床能享受副護長的待遇,同時配備一定的安家費和科研項目啟動經費。這些人才政策為護理隊伍的骨干力量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林樺介紹。
據悉,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共獲批37項國家專利,發表20篇國家級、省級刊物論文,核心論文5篇,臨床研究類文章佔比達95%以上。同時,該院護理團隊順利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項,區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6項,為區內外30余家2萬余人提供學術交流平台,體現了市一護理的學科引領。
運用科學方法提升護理質量
護理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緊密相連、息息相關。2022年,國家發文推行中醫護理,乘著政策的東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理團隊開始思考如何運用中醫適宜技術,為心血管患者提供特色服務。
該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長韋靜帶領團隊與中西醫科進行會診探討,依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出專用橈動脈止痛貼,專為介入治療術后患者配制中藥藥膏。一片片小小的藥膏,貼在大約3、4個穴位,冰冰涼涼的觸感和簡便的處理方式在緩解介入術后患者術肢疼痛和腫脹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
心內科護士為患者敷貼中藥。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我們鼓勵護士主動開拓自己的專業視野。從最初的想法誕生,到項目的落地實施,護士不僅查閱了大量文獻,向其他醫院取經,還主動與相關學科的主任、教授開展研討,多次邀請他們來科室上課。”韋靜介紹。
韋靜認為,整個護理團隊主動開動腦筋,系統思考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讓廣大心血管患者享受到豐富的、個性化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服務,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需求。
汗水澆灌收獲,實干方能至遠。一線護理人員通過鑽研業務、崗位練兵,促進護理工作為人民群眾來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
林樺介紹,為進一步提升護理隊伍核心勝任力,該院通過四個階段9場考核在全院范圍內掀起護理崗位技能大練兵的熱潮,舉辦護理培訓60余場,培訓人次達2萬余人。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共計開展29項護理質量改善項目,其中神經內科和消毒供應中心的兩個項目入選南寧市優秀護理質量改善項目,分別榮獲一、二等獎,並在全區護理質量大會上展示推廣。
同時,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積極推進護理專業化發展,通過危重症專業小組開展集理論授課、操作示范、動手實踐於一體的管道維護專項培訓與考核,以點帶面,全院推廣近20種管道的標准化維護與固定,推動管道規范化、同質化護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運用標准化溝通模式,在臨床42個科室開展護理交接班質量評比大賽,提升護理效率與質量,推進優質護理服務。
護士悉心護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一組數據直觀展示了該院護理工作的成效——2022年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較去年同比下降25.42%﹔國家護理質量數據平台的多項指標均優於去年同期水平﹔全院患者綜合滿意度為98.61%,與歷年相比穩步提升。
今年的國際護士節當天,“中國護理管理人才培養項目”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啟動。林樺表示:“這將是護理團隊提升管理能力的新平台,對我們實現護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回首過往奮斗路,奮進未來新征程。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時間起點上,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人將以無愧於新時代的昂揚姿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促進醫療集團高質量發展和交上護理人奮斗的時代答卷。(覃心、何勝、斯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