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協作區”讓黨建有了新活力
桂平市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帶領桂平市基層黨建聯建第一協作區成員調研黨建引領服裝產業發展情況。梁瓊丹攝 |
“以前大部分鄉鎮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都是單打獨斗、各自為戰,有的種油茶、有的養豬、有的種中草藥,產業小、散、亂,甚至出現同質化惡性競爭的問題。”桂平市蒙圩鎮黨委書記鄭具清說,“自從建立了聯建協作區以后,幾個鄉鎮能經常坐在一起研究思路、統一意見。我們認為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前景好,於是大家一起發力,你研究蝦苗,我主攻種養,他去跑訂單,幾個鄉鎮團結協作,現在稻蝦產業發展得很好,集體經濟收入大大增加。”據了解,桂平全市建成稻蝦田面積5.3萬畝,稻蝦年產量近8000噸,年綜合產值達到了7.3億元。
近年來,桂平市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按照“地域相近、優勢互補、交流便利”的原則,將全市26個鄉鎮劃分為8個黨建聯建協作區,每季度組織協作區成員圍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基層黨建重難點工作一起學習業務、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謀劃工作,推動各鄉鎮在協作共商中既解決共性問題也補齊個體短板,將全市鄉鎮點多面廣、管理分散的劣勢轉化為群策群力、眾擎易舉的優勢,實現了基層黨建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穩步推動“整鄉推進、整縣提升”。
“通過協作區,各鄉鎮溝通交流變多了,工作力量加強了,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都提高了,我們做到了有人、有時間、有辦法抓好黨建工作。”桂平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說,“我們每季度選出1名鄉鎮組織委員擔任協作區大組長,負責牽頭謀劃協作區整體工作,每半年指定1名鄉鎮書記或副書記擔任協作區‘導師’,通過面對面教、手把手帶,形成了攜手共進的濃厚黨建氛圍。”同時,該市以協作區為單位,每年全覆蓋“交叉檢查”444個村(社區)黨組織,將問題反饋整改由以往“26個鄉鎮逐一反饋、逐個解決”,轉變為“同類問題在協作區反饋、解決”,問題整改變得更加高效、徹底。
截至目前,該市通過協作區平台幫助203個村(社區)黨組織整改問題299個,指導172個軟弱渙散(后進)村、脫貧村加強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並結合區域特點,集中力量培育黨建示范帶、示范群,打造了特色黨建示范點11個,基層治理“紅色議事”示范點22個,鄉村振興優秀標杆村4個。(阮顯榮 樊天富)
桂平市基層黨建聯建第五協作區成員參觀大洋鎮雙羅村集體經濟項目。徐小酈攝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